在人類生態係統中,一切被生物和人類的生存、繁衍和發展所利用的物質、能量、信息、時間和空間,都可以視為生物和人類的生態資源。

地球上的生態資源包括水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氣候資源、海洋資源等。

水是人類及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質,是工農業生產、經濟發展和環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極為寶貴的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指目前或可預見到的將來,可供農、林、牧業或其他各業利用的土地,是人類生存的基本資料和勞動對象。

森林資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它享有太多的美稱:人類文化的搖籃、大自然的裝飾美化師、野生動植物的天堂、綠色寶庫、天然氧氣製造廠、綠色的銀行、天然的調節器、煤炭的鼻祖、天然的儲水池、防風的長城、天然的吸塵器、城市的肺髒、自然界的防疫員、天然的隔音牆,等等。

生物資源是指生物圈中對人類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動物、植物、微生物有機體以及由它們所組成的生物群落。它包括基因、物種以及生態係統三個層次,對人類具有一定的現實和潛在價值,它們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的物質體現。

氣候資源是指能為人類經濟活動所利用的光能、熱量、水分與風能等,是一種可利用的再生資源。它取之不盡又是不可替代的,可以為人類的物質財富生產過程提供原材料和能源。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海洋資源是與海水水體及海底、海麵本身有著直接關係的物質和能量。包括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於海水中的化學元素,海水波浪、潮汐及海流所產生的能量、貯存的熱量,濱海、大陸架及深海海底所蘊藏的礦產資源,以及海水所形成的壓力差、濃度差等。

人類可利用資源又可分為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是指被人類開發利用一次後,在一定時間(一年內或數十年內)通過天然或人工活動可以循環地自然生成、生長、繁衍,有的還可不斷增加儲量的物質資源,它包括地表水、土壤、植物、動物、水生生物、微生物、森林、草原、空氣、陽光(太陽能)、氣候資源和海洋資源等。但其中的動物、植物、水生生物、微生物的生長和繁衍受人類造成的環境影響的製約。不可再生資源是指被人類開發利用一次後,在相當長的時間(千百萬年以內)不可自然形成或產生的物質資源,它包括自然界的各種金屬礦物、非金屬礦物、岩石、固體燃料(煤炭、石煤、泥炭)、液體燃料(石油)、氣體燃料(天然氣)等,甚至包括地下的礦泉水,因為它是雨水滲入地下深處,經過幾十年,甚至幾百年與礦物接觸反應後的產物。

地球孕育了人類,人類不斷利用和消耗各種資源,隨著人口不斷增加和工業發展,地球對人類的負載變得越來越沉重。因此增強人們善待地球、保護資源的意識,並要求全人類積極投身於保護資源的行動中刻不容緩。

保護資源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破壞浪費資源就是自掘墳墓。保護資源隨時隨地可行,從節約一滴水、少用一個塑料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