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老師(2 / 2)

徐君收起了平時的玩世不恭和浪蕩深情,他肅然而立,然後端著腳步走了進去,來到那老者身前,拜倒在地,口中稱呼道:“老師。”

那老者哈哈笑了起來,道:“君子啊,你這小子,在我麵前做出這樣端著肅穆的樣子,是否有太著相了?”

徐君抬起頭,道:“老師。這是對您的敬意。”

對於徐君來說,春秋王徐莽殺人放火行軍打仗絕對是一把好手,不然世人也不會送他“殺聖”這樣的稱呼。

但若輪到教導子女,春秋王徐莽可謂是一問三不知。

春秋王妃,也就是徐君的母親死得早,徐君三姐弟能夠健健康康成長成人,徐君這個老師林逍遙可謂是居功至偉。

是林逍遙教他們三姐弟識字、做人。

徐君招手將軒轅熊三人請到自己身旁,同樣端端正正坐下。

徐君道:“老師,他們是我在山水書院遇到的朋友。依次是軒轅熊、南宮獨秀、東方策,這就是我傳道授業的老師,這天底下我最尊敬的人。”

軒轅熊、南宮獨秀和東方策同稱:“見過老師。”

林逍遙點了點頭,道:“都是好孩子。君子啊,不得不說,你眼光不錯,三名小友都是可堪造化之才。”

徐君道:“還請老師點評一二。”

林逍遙淡淡笑道:“方才我已說過,都是堪稱造化之才。不過將來的路都得自己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道。”

徐君道:“老師這話有理。小子還有一事請教,是關於道門和佛門。”

林逍遙道:“你是否是遇到了道門和佛門弟子?”

徐君道:“老師神算。”

說罷,徐君將在金龍古國遺跡之中遇到九華山弟子無花,在一葉國小嵐城巧遇青城山弟子師詩詩,然後昨晚又為九華山無花所救的事情簡單扼要講述了出來。

林逍遙聞言道:“你從小到大都很明事理,對事情都有極其準確的判斷和嗅覺。這一次看來也不例外。關於道門和佛門,有太多曆史可以訴說。”

徐君又將與東方策的推斷說了說。

七國混戰之後,一直隱隱有佛門、道門的蹤影顯現。七國之中,有道門當年的入世弟子懸三國使者令,有佛門當年的入世子弟亦懸三國使者令,他們遊走於世,縱橫捭闔,也不知道在這七國混戰之中發揮了怎樣舉足輕重的作用。

林逍遙看了一眼東方策,道:“小友可真是聰慧,居然單單憑史書以及一些江湖傳聞便分析出這麼多,了不得。”

頓了頓,林逍遙繼續道:“道門和佛門的由來極其久遠,久遠到史書文字都沒有詳盡或確切的記載。仿佛自從這片天地有了人類之後,便有了道門和佛門。道門佛門,看似隱山而居,不問天下之事,但他們始終在朝代更替、曆史推動的進程之中隱隱而為。五十餘年前腐朽的大周王朝崩解,與道門佛門必定有些關聯。”

“而後,正如東方小友所猜,道門佛門弟子遊走於七國亂戰之中,縱橫捭闔。”

“若不是大燕皇朝皇帝如彗星般崛起,七國本來勢力相當,亂戰說不得還得僵持數十年。天下百姓那真的是苦不堪言。幸好,王爺與皇帝陛下一起,掃蕩寰宇,蕩平天地,還這片天地一個朗朗乾坤。”

“道門佛門,如此這般折騰,所圖甚大。大燕皇朝一統天下之後,我一直在苦苦思索道門佛門所謂何事,但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他們太過神秘!”

“這一次,九華山和青城山子弟紛紛下山,恐怕並非什麼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