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二章 太 子(1 / 2)

當今聖上名曰張少桁,年號大興,為百姓安寧,國家大興,繁榮昌盛之意,是當朝的第三位皇帝,其實這位皇帝並非太子出身,太子另有其人,先帝子嗣有三子一女,張少桁排行老二,大皇子張洛慍,三皇子張洛世,而原來的太子就是這老三了。

太子生母顧氏,是從三品大臣內務府少府顧毅璋嫡出的長女。

世家之女,知書達理,一顆蕙質蘭心,閉月羞花,冰肌玉骨,步步生蓮,十六歲即入宮,可是皇上什麼樣的女人沒見過,後宮裏的人兒都是上上乘的美人兒,所以這顧氏初入宮時並不受皇帝寵愛,五年後在皇帝三十歲壽宴上,彈了得一首琵琶曲‘花無言’,這才贏得皇帝喜愛。

顧氏的肚子也爭氣,一年後誕下三皇子,可惜佳人命薄,帝王懷沒坐滿兩年就在三皇子一歲的時候病逝了,三皇子便交由當時還是側妃後來被封為貴妃的劉氏撫養,先帝念其母終立三皇子為太子,望其承國之興為己任。

這三兒也不負眾人之所望,幼學壯行,夙夜匪懈,夜以繼日,一眨眼就長成了一位性行溫良,勵精圖治,通達儒術的翩翩公子,要說這樣的儲君調不出什麼毛病來,對內有皇帝的寵愛,對外有劉氏的家族支持,怎麼著這皇位也是信手拈來才對,怎麼就被人給擠下去了呢

普通家的農戶子弟,為了幾間屋子都能爭得死去活來,何況皇家。

自古以來,皇位之爭,兄弟倆間手足相殘,這事本來就沒什麼對錯,成王敗寇,當年李世民在玄武門殺掉自己手足,才登上皇位,繼而有了後來的大唐盛世,世人對比褒貶不一。

三兒沒有親身體會過玄武門事變,聖人書上多講究兄弟和睦,手足情深,讀書讀多了也會出毛病。

硬要怪的話也怪先帝生的皇子太少,若是皇子多點,今天誰夭折,明日誰落水,也能讓他有點警惕感,可皇子一共就三個。

三個兄弟一起長大,尤其二皇子與他感情頗深,便是劉氏對他再好也不是自己生母,母親非親生,可兄弟之情不是假的。

大皇子心情淡薄,為人儒雅,老皇帝在其十六歲的時候就指婚,禮部郎中魏鶴的小女兒,兩人結緣以後雲遊世界,一年中有半年不在宮中,似一對神仙眷侶,情投意合,琴瑟和鳴。這大皇子要說對皇位沒有肖想,那十有八九是真的。

二皇子鋒芒不露,外愚內智,城府極深,在老皇帝麵前晨昏定省,扇枕溫席,在兄弟麵前休戚與共,兄友弟恭,大家對他的評價出了性子淡了點人陰沉了點沒有不好的。

他深知張洛世對兄弟們的信任,利用這一點設計讓他誤入陳貴人的內室。

陳貴人是老皇帝在顧氏離世以後招入宮的女子,家內世代經商,沒什麼背景,可她有一個特別,就是長得像顧氏,正是憑借這一點才贏得老皇帝的寵愛。

三兒自幼在陳妃的身邊長大但並不代表他不知道自己的生母,老皇帝的書房裏就掛著一副顧氏的畫像,他每日去請安的時候總能看到。

小時候還被老皇帝抱著指認:“這就是你生母的模樣,可要牢記在心裏”

三兒沒見過陳貴人,畢竟男女七歲不同桌,何況這是深宮裏的貴人,他親爹的女人。他從皇兄那兒得知這個陳貴人與自己的母妃長得極像,從未見過生母的三兒一直想看看傳說那個與自己母妃很像的人,正好那天元宵節,妃子貴人們繡花的繡花,抄經的抄經,下人也在裝飾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