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兩句,這本書寫的時候有點倉促,考慮不夠充分,特別前麵問題有些大,所以氨基酸決定在保持更新的同時,把前麵進行大修,開頭會有很大的不一樣,故事的結構和發生的時間點也會轉換下,目前大修已經完成了部分,從今天開始一天改動十章左右,爭取五天改完,同時更新不會放下,隻是有可能放慢速度,請大家理解下。
......
李良的語氣很堅決,敏姐聽完卻笑了,“看不出你人不大,眼光倒挺準,也好,你既然不想直接出局,那不如這樣,我說個價錢,這批金子咱們一人一半,如何?”
這女人就是張二皮臉,之前還怒氣衝衝,轉過來卻又能巧笑嫣兮的放下,可正是這樣的人才不好對付。
很顯然,敏姐的前後變化並非無因,這女人頭腦很清楚,在明白李良不可能輕易放手後,她自己選擇了退讓,原因很簡單,短時間內收金價格的快速上漲,不利於她的長期利益。
要知道在李良喊出34塊5的價格後,收金價格已經飛漲了5塊5,這樣的價格競爭誠然能將池塘裏的小魚小蝦清理出局,但利潤空間壓縮的速度過快。
敏姐很清楚以李良這樣的態度,日後雙方必定會再度交手,過早的刺刀見紅到頭來便宜的隻是其他人罷了,畢竟這世上牛鬼蛇神很多,收金買賣招惹來的過江龍也絕不止她一人。
李良當然也能想到利潤空間這一層,不過他有恃無恐,對他來說,收金價格上漲無非是賺多賺少,山裏的鄉親能得到更多實惠也算是好事,更重要的是他既然判定了敏姐的目的,就不可能輕易退讓,同時,他覺得敏姐來勢這麼凶猛,很可能是金價出現了變化。
麵對敏姐的提議,李良沒多說什麼,隻是點了點頭,這女人隨即看向劉曉環,不容置疑的道:“32塊一克,我們兩家一人一半。”
劉曉明直接跳了起來,急道:“你們剛才明明都喊到了34塊5一克,怎麼還能把說的了話吃回去?”
“你就當我們剛才說的是玩笑話,沒見到真金白銀之前,什麼都當不得真。”敏姐滿不在乎的這般說。
劉曉明還想說什麼,劉曉環擺了擺手,他是聰明人,知道32塊一克已經是相當高的價格,如果非要鬧僵,逼走了敏姐和635的人,其他收金人絕對給不到這個價格。
正主點頭,後麵的交易很順利,劉曉環手上這批金子的準確重量是7536克,敏姐這女人倒是不愛在小處斤斤計較,她先和劉曉環交易,買下3750克後就徑直帶人離開。
剩下的3786克自然是被635買下,原本王宏還想安排人再下江陽出了這筆金子,不過李良卻讓他先將這批金子放在手上,不要急著出手。
王宏和趙又鳴有些不理解,不過李良也沒解釋,隻是拉著於建明問道:“老於,你看這幾天有沒有時間你回一趟蓉城好了,一方麵是打探一下有沒有其他出金的門路,不過更重要的了解下目前國際金價,國內金價以及華夏幣對美刀的彙率。”
於建明好歹是大學生,80年代的大學生大多都是有真才實學的,眼界和見識都要比一般人高出不少,聽著李良這麼說,於建明立即會意道:“你的意思是金價方麵可能有波動?”
李良點點頭回道:“沒錯,我們這收金買賣其實做的比較倉促,沒有自己的信息渠道,無法掌握第一手的金價信息,盡管這次確實賺了不少錢,但以後的對手越來越強,我們如果在信息上吃虧,賺錢就不那麼容易了。
除此外,蓉城畢竟是省會城市,各方麵都不是江陽能比的,你的同學圈子似乎挺廣,那就多走走門路,以後這種來回倒騰的機會肯定不多,如果能在蓉城找到更好的門路,我們也更有底氣和外來的過江龍掰腕子。”
從山裏去蓉城很不方便,眼下才91年,蓉綿高速還沒開建,省道和國道也不是全柏油路,從江陽開車去蓉城,得花五多個小時,再算上從山裏下江陽的時間,去一次少說要八九個小時,來回一趟一天時間就沒了。
這樣遠的路程,自然不可能如之前那樣來回快速倒騰,可若是能在蓉城找到更好的門路,進一步增大利潤空間,在日後越發激烈的競爭中也就更有底氣。
於建明很認同李良的想法,直說明天請了假就回蓉城一趟。
如今635的建工隊早就大不如前,當年635內研究場所的建設,生活區,子弟校等都是建工隊一手建設起來的,可到了近兩年,建工隊幾乎沒什麼正經的活計,基本就是修修補補的零碎工作,建工隊的人就跟放了羊似得,成天就是閑著,於建明對時間的支配自然很寬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