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五 王漁翁舍鏡崇三寶 白水僧盜物喪雙生(3 / 3)

宋喜將的去又藏起了二百,止將八百送進提點衙內。稟道:“僧家實無此鏡,備些鏡價在此。”宋喜心裏道:“量便是寶鏡,也未必值得許多,可出罷了。”提點見了銀子,雖然也動火的,卻想道:“有了聚寶的東西,這七八百兩隻當毫毛,有甚希罕!叵耐這賊禿你總是欺心賴別人的,怎在你手裏了,就不舍得拿出來?而今隻是推說沒有,又不好奈何得!”心生一計道:“我須是刑獄重情衙門,我隻把這幾百兩銀做了贓物,坐他一個私通賄賂、夤緣刑獄汙蔑官府的罪名,拿他來敲打,不怕不敲打得出來。”當下將銀八百兩封貯庫內,即差下兩個公人,竟到白水禪院拿犯法住持僧人法輪。

法輪見了公人來到,曉得別無他事,不過寶鏡一樁前件未妥。吩咐行者真空道:“提點衙門來拿我,我別無詞訟幹連,料沒甚事。他無非生端,詐取寶鏡,我隻索去見一見。看他怎麼說話,我也講個明白。他住了手,也不見得。前日來提控送了這些去,想是嫌少。拚得再添上兩倍,量也有數。你須把那話藏好些,一發露形不得了!”真空道:“師父放心!師父到衙門要取甚使用,隻管來取。至於那話,我一麵將來藏在人尋不到的去處,隨你甚麼人來,隻不認帳罷了。”法輪道:“就是指了我名來要,你也決不可說是有的。”兩下約定好,管待兩個公人,又重謝了差使錢了,兩個公人各各歡喜。法輪自恃有錢,不怕官府,挺身同了公人竟到提點衙門來。

渾提點升堂見了法輪,變起臉來拍案大怒道:“我是生死衙門,你這禿賊,怎麼將著重賄,營謀甚事?見獲贓銀在庫,中間必有隱情,快快招來!”法輪道:“是相公差吏典要取鏡子,小寺沒有鏡子,吏典教小僧把銀子來準的。”提點道:“多是一劃胡說!那有這個道理?必是買囑私情,不打不招!”喝叫皂隸拖番,將法輪打得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收在監中了,提點私下又教宋喜去把言詞哄他,要說鏡子的下落。法輪咬定牙關,隻說:“沒有鏡子,寧可要銀子,去與我徒弟說,再湊些送他,贖我去罷!”宋喜道:“他隻是要鏡子,不知可是增些銀子完得事體的,待我先討個消息再商量。”宋喜把和尚的口語回了提點。提點道:“與他熟商量,料不肯拿出來,就是敲打他也無益。我想他這鏡子,無非隻在寺中。我如今密地差人把寺圍了,隻說查取犯法贓物,把他家資盡數抄將出來,檢驗一過,那怕鏡子不在裏頭!”就吩咐吏典宋喜監押著四個公差,速行此事。宋喜受過和尚好處的,便暗把此意通知法輪,法輪心裏思量道:“來時曾囑付行者,行者說把鏡子藏在密處,料必搜尋不著,家資也不好盡抄沒了我的。”遂對宋喜道:“鏡子原是沒有,任憑箱匣中搜索也不妨,隻求提控照管一二,有小徒在彼,不要把家計東西乘機散失了,便是提控周全處。小僧出去,禪院另有厚報。”宋喜道:“這個當得效力。”別了法輪,一同公差到白水禪院中來,不在話下。

且說白水禪院行者真空,原是個少年風流淫浪的僧人,又且本房饒富,盡可憑他撒漫,隻是一向礙著住持師父,自家像不得意。目前見師父官提下去,正中下懷,好不自由自在。俗語雲:“偷得爺錢沒使處。”平日結識的私情、相交的婊子,沒一處不把東西來亂塞亂用,費掉了好些過了。又偷將來各處寄頓下,自做私房,不計其數。猛地思量道:“師父一時出來,須要查算,卻不決撒?況且根究鏡子起來,我未免不也纏在裏頭。目下趁師父不在,何不卷擄了這諾多家財,連鏡子多帶在身邊了,星夜逃去他州外府,養起頭發來做了俗人,快活他下半世,豈不是好?”算計已定,連夜把箱籠中細軟值錢的,並疊起來,做了兩擔。次日,自己挑了一擔,顧人挑了一擔,眾人麵前隻說到州裏救師父去,竟出山門去了。

去後一日,宋喜才押同四個公差來到,聲說要搜檢住持僧房之意。寺僧回說本房師父在官,行者也出去了,止有空房在此。公差道:“說不得!我們奉上司明文,搜檢違法贓物,那管人在不在?打進去便了!”當即毀門而入,在房內一看,裏麵止是些粗重家火,椅桌狼猶,空箱空籠,並不見有甚麼細軟貴重的東西了。就將房裏地皮翻了轉來,也不見有甚麼鏡子在那裏。宋喜道:“住持師父叮囑我,教不要散失了他的東西。今房裏空空,卻是怎麼呢?”合寺僧眾多道:“本房行者不過出去看師父消息,為甚把房中搬得恁空?敢怕是乘機走了!”四個公差見不是頭,曉得沒甚大生意,且把遺下的破衣舊服亂卷擄在身邊了,問眾僧要了本房僧人在逃的結狀,一同宋喜來回複提點。提點大怒道:“這些禿驢,這等奸猾!分明抗拒我,私下教徒弟逃去了,有甚難見處?”立時提出法輪,又加一頓臭打。那法輪本在深山中做住持,富足受用的僧人,何曾吃過這樣苦?今監禁得不耐煩,指望折些銀子,早晚得脫。見說徒弟逃走,家私已空,心裏已此苦楚,更是一番毒打,真個雪上加霜,怎經得起?到得監中,不勝狼狽,當晚氣絕。提點得知死了,方才歇手。眼見得法輪欺心,盜了別人的寶物,受此果報。有詩為證:

贗鏡偷將寶鏡充,翻今施主受貧窮。

今朝財散人離處,四大原來本是室。

且說行者真空偷竊了住持東西,逃出山門。且不顧師父目前死活,一徑打點他方去享用。把目前寄頓在別人家的物事,多討了攏來,同寺中帶出去的放做一處。駕起一輛大車,裝載行李,顧個腳夫推了前走。看官,你道住持諾大家私,況且金銀體重,豈是一車載得盡的?不知宋時盡行官鈔,又叫得紙幣,又叫得官會子,一貫止是一張紙,就有十萬貫,止是十萬張紙,甚是輕便。那住持固然有金銀財寶,這個紙鈔兀自有了幾十萬,所以攜帶不難。行者身邊藏有寶鏡,押了車輛,穿山越嶺,待往黎州而去。到得竹公溪頭,忽見大霧漫天,尋路不出。一個金甲神人閃將出來,軀長丈許,麵有威容。身披鎖子黃金,手執方天畫戟。大聲喝道:“那裏走?還我寶鏡來!”驚得那推車的人,丟了車子,跑回舊路。隻恨爺娘不生得四隻腳,不顧行者死活,一道煙走了。那行者也不及來照管車子,慌了手腳,帶著寶鏡隻是望前亂竄,走入材子深處。忽地起陣狂風,一個斑瀾猛虎,跳將出來,照頭一撲,把行者拖的去了。眼見得真空欺心,盜了師父的物件,害了師父的性命,受此果報。有詩為證:

盜竊原為非分財,況兼寶鏡鬼神猜。

早知虎口應難免,何力安心守舊來?

再說漁翁王甲討還寺中寶鏡,藏在家裏,仍舊貧窮。又見寺中日加興旺,外人紛紛議論,已曉得和尚欺心調換,沒處告訴。他是個善人,隻自家怨悵命薄,夫妻兩個說著寶鏡在家時節許多妙處,時時歎恨而已。一日,夫妻兩個同得一夢,見一金甲神人吩咐道:“你家寶鏡今在竹公溪頭,可去收拾了回家。”兩人醒來,各述其夢。王甲道:“此乃我們心裏想著,所以做夢。”妻子道:“想著做夢也或有之,不該兩個相同。敢是我們還有些造化,故神明有此警報?既有地方的,便到那裏去尋一尋看也好。”

王甲次日問著竹公溪路徑,穿川度嶺,走到溪頭。隻見一輛車子倒在地上,內有無數物件,金銀鈔市,約莫有數十萬光景。左右一看,並無人影,想道:“此一套無主之物,莫非是天賜我的麼?夢中說寶鏡在此,敢怕也在裏頭?”把車內逐一簡過,不見有鏡子。又在前後地下草中四處尋遍,也多不見。笑道:“鏡子雖不得見,這一套富貴也勾我下半世了。不如趁早取了他去,省得有人來。”整起車來推到路口,顧一腳夫推了,一直到家裏來。對妻子道:“多蒙神明指點,去到溪口尋寶鏡。寶鏡雖不得見,卻見這一車物事在那裏。等了一會,並沒個人來,多管是天賜我的,故取了家來。”妻子當下簡看,盡多是金銀寶鈔,一一收拾,安頓停當。夫妻兩人不勝之喜。隻是疑心道:“夢裏原說寶鏡,今雖得此橫財,不見寶鏡影蹤,卻是何故?還該到那裏仔細一尋。”王甲道:“不然,我便明日再去走一遭。”到了晚間,複得一夢,仍舊是個金甲神人來說道:“王甲,你不必癡心!此鏡乃神天之寶,因你夫妻好善,故使暫出人間,作成你一段富貴,也是你的前緣,不想兩入奸僧之手。今奸僧多已受報,此鏡仍歸天上去矣,你不要再妄想。昨日一車之物,原即是室鏡所聚的東西,所以仍歸於你。你隻堅心好善就這些也享用不盡了。”颯然驚覺,乃是南柯一夢。王甲逐句記得明白,一一對妻子說,明知天意,也不去尋鏡子了。夫妻享有寺中之物,盡勾豐足,仍舊做了嘉陵富翁,此乃好善之報,亦是他命中應有之財,不可強也。

休慕他人富貴,命中所有方真。

若要貪圖非分,試看兩個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