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李白的離開(1 / 2)

在呂布殺死董卓後,整個事情進展的簡直超出想象的順利,門外的董府侍衛看到提著董卓頭顱的呂布走出來,一個個如同多米諾骨牌一樣將武器放在了地上,沒有一個人反抗。

其實權威統治也就是這麼一回事,在領頭的人活著的時候,他好像無所不能,他之下的每一個人也十分崇拜和害怕他,甚至可以因為他的一句話去赴死,但是當那個人死去後,所有人就會突然發現這個人不過就是如同小醜一樣,沒有一個人會為了他赴死,甚至沒有一個人會為他流下一滴淚。

荀子《勸學》中有這樣一句話,'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說的就是人和人之間原本沒有任何不同,隻是因為學習所以產生了不同,但是所有人對這句話其實僅僅理解了一半,學習化學、物理、天文是學習,學習程朱理學也是學習,大部分人僅僅認為荀子在說學習使人進步,其實他也是同時在說,學習不好的東西會使人腐爛,當初南京大屠殺的時候,RB幾百個士兵手上拿著槍,就能夠讓數十萬人自己挖坑把自己活埋起來,如果替換成數十萬頭豬,那麼那些瘋狂的豬會活活把這幾百個士兵踩成肉糜,然後狂奔逃走,雖然可能會死幾頭豬,或者幾十頭豬,但是我相信絕大部分豬都能夠逃出去,而那數十萬人卻死了,為什麼呢,這也是因為學習的作用啊,他們通過接觸外界的知識知道,無論其他人怎麼樣,先出頭的自己一定會被槍打死,如果自己被打死了,那麼其他幾十萬人的死活又和自己有什麼關係呢,所以如果你之前覺得幾百人坑殺了幾十萬人是一個笑話,那麼按照我現在說的這個聰明人的思路思考一下,你就會發現完全可以理解對方的想法,這是為什麼呢,這也是因為學習啊,而你細心想想,那些服從於董卓的人和這被坑殺的幾十萬人其實核心並沒有任何的不同,他們也是通過學習知道先不服從與董卓的人會死,所以沒有人先不服從董卓,而當董卓死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沒有必要繼續服從於死了的董卓,因為即使不服從也不會死人了,所以所有人都同時不再服從,就是這樣的一個道理。

在肅清長安城裏董卓的親屬和親信後,整個長安城在並州狼騎和王允率領的文官係統的努力下快速的平定了下來,王允錄尚書事,也就是以外部人員對尚書台事務的合法幹涉,從而總領了朝政,呂布任職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和王允同領朝政,但是因為呂布畢竟是從普通百姓升起的武官,原來還是董卓的義子,所以朝堂之上的大臣是不可能聽從呂布的話的,因此他其實隻是掛個名,朝政完全在王允的掌控之下,而促成了這件事,也可以說是完成了刺殺董卓任務的李白和黃強兩個人,也成功的成為了宛城附近的清化縣縣令,在玩家中可以說是一步登天了。

“黃強,李白呢”?

在離開長安城的城門口,一個用衣服把自己掩藏的結結實實的女子對著黃強問道。

被授職清化縣縣令之職的李白需要馬上赴任,而一個以曆史史實為賣點的遊戲,你也不可能指望能夠有傳送門這麼便利的東西,所以所有人隻能夠非常苦逼的一步步往清化縣趕去,還在王允老兒還算是講究,派了10名士兵和一輛馬車給李白,所以一路上的山賊盜匪到是能夠稍微無視一下,基本的安全還是有的。

“你要找李哥嗎,喏,車上呢”。

這個遮擋自己的女子就是出演貂蟬的任任,現在任任在王允府上十分的尷尬,因為按理她這時候應該以呂布小妾的身份繼續接下來的事件,但是因為李白的話,王允並沒有把貂蟬獻給董卓,而是直接跟呂布撒了一個謊,那麼現在也不能夠跟呂布說,‘哦,我忘了,貂蟬當初沒有被董卓抓走。’,王允要是敢這麼說,李白非得把他剁成肉糜不可,所以王允隻能夠說不知道董卓把貂蟬帶哪去了,也因此,貂蟬現在在長安城裏就如同一個沒有犯罪的逃犯,根本不能夠露麵。

要說剛開始黃強對任任的美麗簡直驚為天人,別說這麼輕鬆的對話,就是看對方一眼都覺得心跳的跟擂鼓一樣,但是現在卻已經十分自如了,畢竟熟悉了之後,再美麗的人都是那麼一回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