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土先生,要入京了。
嚴桓總覺得最近玉京城事兒特別多,好像是從皇帝登基之後開始的吧。
或者說一直如此,也許隻是因為自己出宮之後村通網,接收的信息量多了起來,所以才覺得大新聞很多。
但事實上別人也覺得最近多事之秋,那麼說就是真的,並不是自己多想。
那位墨土先生,嚴桓也聽過他的名氣,是名滿天下的是天下間首屈一指的大學者。
也是太宗時期的人物,可謂碩果僅存啊。當年就已經名動天下了。
那時候太宗皇帝當世,傳言中,他前來索官。
據說太宗皇帝很高興,一高興就給了他一個刺史當當,直接就是刺史,掌管一州,曾教化一方。
後來太宗皇帝駕崩,沒多久他也辭官歸隱了,據說開了一家書院,幾十年間教出無數弟子,桃李天下。
像神宗、高宗還有聖後幾位,都曾多次請他出山做官,希望他能教一下皇族子弟。
然而,都請不動他。
也許正因為如此,他的名望就越來越大了,甚至已經被尊為士林領袖。
尤其在他教出的弟子屠榜了進士榜之後,名聲已經達到鼎盛,於是又低調的苟了起來。
應該是十多年前的事情,那次殿試之後,大家發現榜上的狀元榜眼探花以及二十多位進士都是他弟子,於是名噪一時……
這位大賢據說架子非常大,學識冠絕天下,人人都被他的博學而折服。
很多世家士族都曾經請求這位學者能收自己家的孩子為弟子。
然而即便是皇室的子弟,如果不能入他的法眼,說拒絕就拒絕。
為此經常稱病婉拒,而且還經常性的被逼躲進山林。
就是這麼一個人,這一次竟然主動進京了。
大家都在想,莫不是轉性了。
但也不至於窮的要掙學費吧。
反正景隆帝很高興,這是“明君在世賢才投奔”的現象啊。
明君自然就是指自己了。
之前吵吵鬧鬧多次未定下來的國子監祭酒的位子,總算有合適人選了。
或者,在禮部還是哪個部門騰一個位子出來,輕而易舉啊。
很高興,很高興。
嚴桓正在太史局抄書,還在惦記著這裏還有沒有別的秘籍,正想找機會探探。
也就是這一天,墨土入京了。
據說民眾紛紛圍觀,夾道相迎。也有不少官員去看看了。
場麵無比熱鬧,遠勝當初。
一襲布衣,一雙草鞋。
很多人都沒有想到那位名動天下的大學者,士林中的無冕之王,隻是一個平平無奇的瘦小老頭。
雙手滿是老繭,臉上滿是皺紋,頭發蒼白稀疏。身形瘦弱,佝僂。
乍看著是和普通農家老頭沒什麼兩樣。
眾目睽睽,在玉京城全城人麵前,被請了進宮,小心翼翼的走入宮城之中。
他走的很慢,很緩,仿佛體力如此,嘴裏很快喘著粗氣。
領路的內侍亦步亦趨,他對於文學界似乎知之甚少,雖然聽說過這位人物,但是沒有一個形象具體的概念。
也怪自己讀書少,了解不到那個層麵。
但也知道自己是在領一位得罪不起的貴人入宮,走幾步就小心回頭查看一下,生怕怠慢了。
六十多年了,回來了啊。
墨土今日竟然一時之間情難自禁,心裏揚起一絲久違的激動。上一次好像也是這般心情,在去朝見太宗陛下的路上。
他的眼睛瞥過宮殿屋頂上鎮脊的神獸,仿佛這些精心燒製出來的陶瓷製品讓他的心情漸漸平複。
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