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烏,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烏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現代人讀莊子((逍遙遊》,便會理解為“驢”行天下,戶外運動,自由行走,感受生命的勃發,體味山水的靈動。
尼采說,我們不屬於那種單靠從書本中獲取知識來建立思想的人,相反的,我們比較喜歡在戶外思考,一麵散步、跳躍,爬上無人的山上手舞足蹈;要不然就在海邊沉思,那時刻,便連野外的小徑也顯得若有所思的樣子……不必猶豫,拿起相機,背上背包,走。
邊走邊看邊寫,記下艱苦跋涉的苦樂,拍攝讓你眼睛一亮的風景,領悟見所未見的民俗風情,感受大地的原始氣息,感知山水律動的神韻…一
文章是案頭山水,山水是大地文章。跋涉於山水之間,就會感到既擁有“案頭山水”,也擁有“大地文章”,就會有“其翼若垂天之雲”的痛快。
森林,古村,荒野,河流,老鎮,山峰……正在誘惑我們。從城市的高樓大廈走出來,從令人氣悶的水泥格子中走出來,從市井的喧囂和繁雜中走出來,到戶外去感受大自然的博大與清新,體驗生命的張力和活力。
衝出都市文明的封鎖,回歸自然,與石頭對話,與流水交談,還原人類作為大自然一員的本色,呈現出堅毅不拔和無拘無束的原始張力,這是遠離自然的人類的渴望,是戶外運動的興起原因。
出門有功,行者無疆。一切為了感受,一切源於喜歡。喜歡背著行囊在大地上行走,喜歡悠遊於一個又一個陌生的村莊,喜歡一座又一座寨子的陣陣狗吠,喜歡綠水間的浪花,山巔的朝暉……
與山水零距離接觸,人與自然完美融合,追求超越,在征服山川海河之中獲得愉悅感和成就感。戶外運動的興起,正好滿足了人們的這一需求。便有衝浪、帆板、登山、釣魚、滑雪、滑草、蹦極、攀岩、潛水、賽馬、溯溪、探洞、自行車遠行,野外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