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營養保健篇(一)(1 / 1)

怎樣按時按量地喂奶

有的年輕母親不懂得科學地哺育嬰兒,孩子一哭叫,就給孩子喂奶,不考慮孩子、母親的具體情況,有的在斷奶方麵處理得不夠合適,造成孩子吸收不好,營養不良,孩子的身體發育受到了影響。其實,哺育嬰兒方麵有著許多學問,年輕的母親要加以掌握,以使寶寶聰明健康。

無論母乳還是牛乳,對嬰幼兒的喂養,都要有一定節製,定時喂養,不宜過飽,飽則容易吐奶。要分辨孩子哭是否因饑餓引起。孩子哭聲無力,伴有吮吸動作;奶頭一吸,孩子就停止哭鬧時,那麼啼哭多是因饑餓造成的。否則,不要給孩子吃奶,若孩子哭得厲害,並伴有呼吸、體溫方麵的變化時,孩子可能患病了,應迅速帶孩子去醫院。

為了幫助孩子的消化,可以在孩子入睡之後,用手掌輕輕按摩其腹部,自胃部至臍下,反複數次,以順氣並促進消化。

俗話說,母食熱則乳熱,母食寒則乳寒,因此,母親在哺期間,不要吃太多的辛辣的或易上火的食物,否則,孩子也會跟著上火。

在緊張疲勞之後,也不宜馬上給孩子喂奶,應休息片刻,待氣血平和之後,用手按摩一下乳房再給孩子喂奶。

斷奶食品與幼兒發育有什麼關係

斷奶階段,是指嬰幼兒從單純食用母乳到完全食用日常食物的整個過程,這一階段通常為一年,在6個月至18個月不等,農村一般較長,城市一般較短,有時甚至隻有3個月。

斷奶食品並不僅指斷奶以後幼兒的主食,而是指整個斷奶階段的補充和輔助食品。斷奶期食品應易於消化吸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各種維生素,以及鈣、磷、鐵、鋅等微量元素。

斷奶食品的質量,與嬰幼兒的生長發育有著密切關係。我國新生兒在6個月之內身高、體重差異很小,6個月之後差距逐漸增大,到學齡前時,差距已十分明顯。農村兒童生長發育水平一般落後於城市兒童,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由於斷奶階段輔助食品不合適,不能保證足夠的營養,造成斷奶期發育不好,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的體格發育。

如何發現孩子體重方麵的問題

嬰幼兒時期(0~3歲),是人的一生中體重增加最快的時期,這一時期孩子的營養攝取特別重要,因此,家長必須安排好嬰幼兒的飲食,使其體重不斷增加。

3歲以下的幼兒應每月稱一次體重,連續兩個月體重不增加屬於異常現象,家長可以將孩子每月體重標在“年齡(月)~體重(千克)”發育圖上,把每個月的體重連結起來,就構成一條體重曲線,觀察曲線,就可以判斷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曲線平直,就說明孩子的體重沒有增加,可能有問題。若曲線向下傾斜,則說明孩子的發育肯定有問題,患有某種疾病,應馬上就醫診斷。隻有曲線向上延伸才是正常的。家長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麵和醫生一起分析孩子的身體發育問題。

1.患有疾病。①經常生病;②生病不多但不好好地吃飯;③有腸道寄生蟲,如絛蟲等,使食物的營養不能被人體所吸收。

2.飲食喂養不當。①每天進食次數不夠;②每天的飲食成分中熱量供給不足;③維生素供給量不足。

3.衛生條件差。①室內環境不好;②食物、飲水不幹淨;③糞便隨意處置。

4.其他原因。①幼兒過早離開母親,由保姆照料;②孩子缺乏感情交流,心理饑餓,使幼兒不思飲食。

家長要從以上幾個方麵找出原因,然後采取適當的措施加以解決。怎樣安排好1歲之內嬰兒的飲食

1.4~6個月之內的嬰兒飲食。4~6個月內嬰兒的飲食,以母乳為主。母乳不僅能提供嬰兒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物質,還含有其他食物所不具備的免疫物質,能在一定程度上抵禦各種疾病的侵入。用母乳喂養,還能增加嬰幼兒與母親之間的感情,而這種母子之間的感情又是一個人一生心理健康的基礎,有助於孩子個性的形成與智力的發展。

因此,這一階段的嬰幼兒,雖然補充了一些輔助食物,也還是要繼續以母乳喂養為主。在嬰幼兒身體較弱的情況下,母乳哺乳甚至可延長到1歲,隻是哺乳次數和量要不斷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