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旅遊衛生(1 / 3)

人們應當到大自然中去,到山川、江海的懷抱中去振奮

一下精抻。如果久呆一地,從不出遊,你生活的激情就要逐漸被消磨殆盡。不過,你在旅遊中不注意衛生,就會身體不適,精抻不振,甚至感染上疾病,影響身心健康,當然也就不會很好地欣賞、體驗和理解大自然的美。

1.旅遊途中食品衛生

你打點行裝,準備出門旅遊時,總是要帶上些食物供旅途中食用。大都是家裏有什麼帶什麼,很少想到有關旅途中食品衛生問題。然而攜帶的主食、副食及蔬菜、水果等是否符合衛生要求,對旅途中身體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

主食以方便麵、炒米粉或炒麵粉為最好;饅頭、燒餅次之;煮熟的米飯,水餃、麵條最不可取。因細菌喜濕,易受汙染。

副食以煮熟的雞蛋或鹹蛋最理想;帶鹹肉、肉幹或香腸也可,但不能切碎,否則易汙染。

蔬菜水果必須帶。蔬菜以生吃的蘿卜、西紅柿、黃瓜為宜,但行前一定要洗淨擦幹,放入食品袋中。水果以鮮棗、蘋果、柚子(食用方便八酸果(有潔齒殺菌功效)山裏紅、為好。

還應帶點蔥、蒜,有抑菌防腐消毒作用,可嚼點茶葉。

糖果糕點不是良好的旅途食品,不僅營養單純,而且容易酸,影響胃口,不宜多吃。

在旅途中無論吃那一種食品,食前必須洗手,因為手在旅途行進中已被細菌病毒所汙染,洗手最好用流水,或用灑精棉球擦一下。此外容納各種食品的紙、袋及器皿等必須潔淨。

2.旅遊要防食物中毒

細菌性食物中毒大都表現為急性胃腸炎,主要是由於吃東西不幹淨、不新鮮,或吃了已餿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後上吐下瀉,全身發熱、發冷,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旅遊中應特別注意防止生物性食物中毒。即吃了有毒的動物或植物,如河豚魚、毒芹等,或者吃了含真菌毒素的糧食等。

食物中毒和腸炎、痢疾都是由於吃了不幹淨的食物引起的,預防措施大致相同,主要是: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喝開水,不喝生水,飯前便後要洗手。消滅蒼蠅。

(2)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夏天最好不吃剩菜飯。生吃苽果、蔬菜一定要洗淨消毒,飲食要有規律。

(3)選食攤擔小吃要慎重。攤擔小吃多設於路旁、露天或樹下,食品和食具無遮無蓋,人來車往,很容易落上塵土,引來蒼蠅,使出售的食品受到汙染。一般選食攤擔小吃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看有否防生防蠅設備,熱食、刀其足否罩上紗罩或玻璃罩。

第二,食具是否消過海.

四三,切生食物的刀和切熟食的刀以及食物和錢是否分開,收費時是否使用專用的夾子和盤子。

第四,要注意售貨員的個人衛生狀況。他的指甲、手、衣服是否幹淨。

第五,食物是否新鮮。聞一聞是否有臭味、餿味、酸味,食品是熟透了還是半生半熟,是否發粘,包裝熟食的紙是否清潔衛生等。

(4)野餐要講衛生。旅遊時舉行野餐是一件非常有趣事,但一定要講究衛生,防止生病。

第一,野餐地點不宜選在人來車往、塵土飛揚的路邊。野餐時不要打鬧,以免引起塵土汙染食物。

第二,野餐前應盡可能洗手,如不方便,可用事前帶好的究竟棉球擦拭手和餐具,作簡單的消毒處理。筷子、勺、刀等,不要傳遞使用。

第三,野外蚊、蠅、螞蟻等比較多,食品的香味會把它們引來,汙染食物。帶上一塊幹淨的大塑料布,野餐時鋪在池上,有一定的防塵、防蟲作用。

第四,野餐後應把現場收拾幹淨,要講究公共衛生。

3.旅遊衣著的選擇

衣養應按需要而定,原則上是便於活動、洗滌和攜帶。衣料主要應輕柔、耐磨,具有良好的透氣和吸水性能。衣料的顏色,一般在天熱時應選擇淺色,在深秋和冬季可選用較深顏色。這是因為淺色吸收輻射熱弱,深色吸收輻射熱的緣故。在不影響美觀和實用的情況下,服裝應以比較寬大為宜。

夏季旅遊,要準備遮陽的用具,如草帽、布傘等。如有爬山活動,應準備布底鞋或旅遊鞋。穿皮鞋和高跟鞋都是不適宜的,如果旅遊地多雨,要準備雨鞋、雨傘。有些旅遊地早、晚比較涼,最好帶件毛背心。旅遊帽子和太陽鏡的選擇

在冬季的旅遊勝地,常看到有些人身上穿得很厚實,而頭上卻不戴帽子。認為身上暖和,全身就暖和。其實這是一種錯覺,是不符合科學道理的。因為人的頭部對保持整個身體和熱平衡起著關鍵性作用。在室外低溫環境中,如果不戴帽子,身體的熱量就會源源不斷地從頭部散發出去。並且比身體其他部位的熱散失量都多。再從熱生理的角度來說,人體產熱和散熱是處於平衡狀態的。如果產熱多散熱少,人會有發熱的感覺,反之就會感覺發冷。因此,冬季外出旅遊,還是戴上帽子好。

夏季旅遊,最容易發生的疾病是中暑,而中暑的最基本預防方法就是戴帽遮涼,可以選擇大沿的折疊帽或偏沿太陽帽,因為這種帽子既能防中暑又美觀新穎。

陽光雖然可貴,但曬太陽卻要適度。過強的紫外線和紅外線照射對組織細胞都有破壞作用。因此,當在野外旅遊時,最好戴上太陽鏡。太陽鏡的選擇,首先顏色深淺及透明度要合適。顏色過深看不清東西,過淺起不到抵禦光刺激的作怕;第二,為了抵禦紅外線和紫外線的輻射,服科專家認為選擇灰色與茶色鏡片較為適宜,黃色和綠色次之,藍色、紫色和黑色最不可取;第三,目前太陽鏡有兩種原料的鏡片,即玻璃的和塑料的。塑料比較輕,不易打碎,而玻璃片不易被劃上紋路,易於保持透亮度,抵禦紅外線的輻射性能也好,所以,兩種鏡片比較,玻璃片為好。

4.旅遊防三暈

旅遊本是有益身心又開闊眼界的好事,可是有些人每當乘車、坐船或坐飛機時就發生頭暈、惡心、嘔吐、麵色蒼白、出冷汗和四胺無力的現象。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車、船在行駛、飛機在升降時,產生顛簸或由於速度的改變刺激了內耳的平衡器官。

在旅遊途中預防暈車、暈船和暈飛機的主要方法有:

(1)不要吃得過飽。乘車、乘船前不要吃得過飽,但也不要空腹,宜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麵包、蛋糕、餅千之類的食品。

(2)選擇合適的座位:乘坐的位置要靠後幾排,離司機坐艙要遠一些,以避開汽油味的刺激,最好靠近車窗以利通風。

(3)不要觀看移動物體。在旅途行進中不要觀看車、船外麵快速移動的樹木、電線杆或起伏的波濤,以免加重不適之感。

(4)口含小食品。在乘坐車、船和飛機時可口含青津果、桔皮、鹽金棗和生薑片等小食品有預防眩暈作用。

(5)預防性用藥。在出發前15分鍾可脤些人丹,有暈車病史者可在出發前半小時吃一片“乘暈寧”或“奮乃靜”藥片。

(6)精沖要放鬆。努力創造輕鬆愉快的氣氛,與同路人說說笑笑,把精抻放鬆,往往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5.旅遊須防腰腿痛

登峰涉水,長途旅遊都會使肌肉疲勞,其酸痛的原因是山於肌肉內所含糖原成分在運動時大量分解,產生乳酸過量堆積所引起的。減輕和消餘旅遊中腰腿痛的主要方法是:

(1)定時休息。在旅遊途中要量力而行,當腰腿有沉,不適之感時就應立即休息,以免造成肌肉疲勞過度或損傷,否則複原較困難。

(2)按摩肌肉。休息時可自按或互相按摩腰腿部肌肉,防止肌肉僵硬,即用手輕輕按揉或捏提腰背部、大腿和小腿的各處肌肉。

(3)推拿治療。酸痛厲害者要用拳輕叩擊背部脊柱及兩旁的肌肉,或用手掌從上而下按揉脊柱兩旁的肌肉及腿部各處的肌肉,推拿完畢,最好搽些鬆節油。

(4)睡前洗個熱水澡。睡前15分鍾洗個熱水澡,能促使全身血液循環加快,血液下行對恢複旅遊中的疲勞,防止腰腿痛大有益處,洗後會有一個輕鬆舒服的感覺。旅遊須防“人味”汙染在進行長途旅遊過程中,或坐船,或乘火乍,如果交通工異通風不好,人們便會感到汙濁的“人味”。特別是在夏季,一些人大汗腺分泌旺盛,腋窩排出的汗液像油一樣,顏色發黃、粘稠、不易蒸發。在細菌參與作用下,汗液中的有機物,如蛋白質、脂肪酸等被分解腐壞,於是散發出難聞的晃味兒。長途火車和船艙裏的不適空氣,就是這些人體代謝產物的綜合味。

人體的代謝產物包括400多種化學物質,由呼吸氣體排出的有149種,小便有229種,大便中有196種,汗中有151種,通過皮膚表麵排出的有271種,此外,還有腸道氣體的排出物和人體的細菌感染。這些汙染物質中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烴、丙酮、苯、甲烷、醛等。

因此,莊長時間乘坐車船旅途中,要設法通風,盡快悱,出“人味”,否則這種環境會使人不舒服,引起惡心嘔吐,甚至出現虛脫。

7.外出旅遊要防“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