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那令人夢想成真的小願望卡,佘興偉有了一畝地用來種他的雜交地瓜。
謝謝你——!!!(咬牙切齒中……)
昌叔正在把壞掉的地瓜苗清理出來,把土地再翻一翻。
佘興偉帶著經過一番偽飾後的雜交地瓜的種薯來到承包土地上,“昌叔,我聽人介紹,這個品種的地瓜葉不錯,反正這畝地清出來也要重新種,就種這個吧。”
“好。”昌叔應了一聲,將佘興偉給的種薯拿過來看了一下,“這是什麼品種的?”
“不大清楚,好像是什麼薯一薯二吧!”他隨便給雜交地瓜給了個名號。
昌叔拿著種薯琢磨琢磨,其實也看不出什麼來,既然佘興偉有了新決定,他忠心實行便可。
“對了,我朋友介紹我一款農藥,進口的,夏季害蟲也多了,到時候我拿新的給您試試,您就先別用以前的農藥。”佘興偉總算找了個好借口,能讓昌叔毫不懷疑地使用上他的開心農藥,“進口農藥好用的話,以後就用進口農藥得了。”
“進口農藥?”昌叔感到新鮮,心想城市人見識廣,花樣就是多,就是不知道土地這折騰得起折騰不起。“要是造成產量……”
佘興偉了解昌叔在擔心什麼,畢竟是簽了合同,昌叔要負責他這土地的產量和質量,要不不好就拿不了錢,昌叔他能不擔心嗎?
“放心!”佘興偉根本就沒擔心過開心農藥不行,“我讓你試的,產量不好當然記我賬上。”
“我也不是擔心這個!”昌叔有了佘興偉的承諾,放寬心了,大聲笑道,“就是擔心收成不好,讓你虧了本。我靠著這土地也賺了不少,我就是擔心你。”
“不擔心,不擔心。”佘興偉笑道。
因為覺得那場冰雹是自己帶來的,所以佘興偉一直都對受災的村民感到抱歉。沒理由為了一個小小的願望,讓大家陪葬。不過古話說得好,冥冥中自有安排,沒過幾天,他發現愁眉苦臉的人們一個個都變成了憂鬱的哲學家,整天皺著眉三五圍坐一堆的也不知道在謀劃個什麼(反清複明?)。
這轉變也太快了,他有些適應不過來。
後來是川嬸告訴他,他這才知道,原來這啥啥啥農科推廣站的同誌,來溪南村推廣種植那什麼迷你薯,說大城市那邊需求巨大,現在種植正是時候。
根據人家同誌的分析,種植迷你薯,產量雖然不高,但勝在90個天就成熟了,普通地瓜可是要四五個月,這個迷你薯一年可以種兩回,收購價也高,種植的話,一年的純收入比現在可以增加三到五倍不等。農科推廣站的同誌還說了,賣不出可以包銷。
盡管條件這麼吸引人,但包銷這東西,村民們也被騙過,亦真亦假的也難分辨。雖說這回村長的拍胸脯了,說包銷,村委都包銷。
村委也出頭了,可信度又高了那麼一點點,然而說的事情涉及到真金白銀的,村民們都變得出奇的謹慎起來,沒有人想吃第一個螃蟹。
再說了,村委窮得啷當響,他們做出的承諾沒底氣,不能當飯吃。
而且雖說現在種美薯加工廠所需要的肥甜喜氏品種地瓜收入不高,但勝在信用好,一直合作多年大家關係也融洽,也穩定,所以突然出了這麼一個吸引人的迷你薯,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持觀望態度。
“興偉你城市人見識多,你說這迷你薯是真的嗎?”佘興偉剛想這麼問,沒想到川嬸倒先問起他來了。
他對這些農作物不大懂,但是畢竟從新聞裏也是有聽說的,一些較為新穎的品種,在供不應求的初期,價格比普通常見品種要貴上幾倍甚至幾十倍也不是不會發生的事。
司空見慣了這。
他斟酌著字眼說道,“應該,大概,我想這村委既然都敢說包銷,大概不會離譜到哪兒去吧?”
川嬸點點頭,其實這也是大家猶豫不決的主因。要是沒有村委出麵的話,他們直接把這次的推廣當作一個騙局,見仁見智,或者不予理會就行了。不過村委出麵,就必須考慮到一這是不是麵子工程,政府是不是要攢夠這麼多種植麵積拿到上級那去領賞;二,這是不是村官勾結外人來陷害本村村民。如果這兩點都不成立的話,那當然大家都搶著去種迷你薯。
“我先到國叔那邊了解一下吧,看看詳細情況如何。”佘興偉說道。村委會這回,特別是一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村長,這回冒這麼大險,許下這麼大的一個承諾。包銷可不是說著玩的,他必須知道為什麼村長會如此激進,才能明白整個事情。
川嬸深以為然。
佘興偉來到村委會辦公室裏,裏麵就隻有村長和元元在。這也好,多了其他人他開口還顯得不大方便呢。“國叔,這迷你薯是怎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