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六章(1 / 3)

此時二女聽從穆桂英之意,不與李玄同住一屋修煉。

李玄在房中思來想去,遼國的國師好生的厲害。處處洞察先機,當是對己方知之甚深,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而自己對敵方卻一無所知,今日如非事逢其會,楊將軍已被遼軍所擒,到時宋軍必定大亂,未戰已怯。

現在穆桂英大軍未至,自己應該夜探敵營,也好了解對方到底何方神聖。心下打定主意,悄然離開屋中,見二女屋中無甚動靜,他避過守衛從城頭躍下自去探察敵營。

李玄現在算是一流高手了(非修真人),悄然無聲的離開居庸關,接著星光來到遼營中,四下探察,但見遼軍營寨林立,,實不知那個為主帥營帳,原想找個遼兵問一下。卻不想此處遼兵十人一組進行巡邏,且分立四方,叫你無法四方兼顧,心中歎道:遼國師真是智謀深遠,巡夜之兵如此布陣,敵人如何不被發現。殊無把握也就沒出手。

營帳所立,皆然有法度,進可攻退可守,他心下又是一番感歎。

黑夜中忽然聽得一聲音道:"國師今夜太後召我們去不知有什麼事?"李玄大驚,千找萬找終於是碰到了。另一個聲音道:"耶律元帥有何好問,去了不就知道了。"那耶律元帥的聲音道:"今日在居庸關因小兒而放走了楊家七郎,怕太後要怪罪。"國師的聲音笑道:"耶律元帥不必擔心,令子是我大遼虎將。耶律家更是皇族,即便太後大王親臨也會救令郎的,不必擔心。"

李玄聽那兩個聲音越來越近,竟然是朝著自己這邊來的,忙鑽入邊上營帳中。卻見帳內金羅絲線,皇氣浩然,顯然是遼軍中高官所居。不過帳中卻有絲絲嫵媚之氣,大軍中橫生殺氣此處卻生異象,不知為何。

那耶律元帥和國師蕭寒站立在了帳外,一個士兵道:"元帥國師請先入等候,太後還在公主那邊,遲會過來。"聽聲音是個女兵。暗想:大姐說遼軍中有女為將兵者原來確有其事,並非信口胡說的。心中大急,不好此帳就此一門,他們一入,自己就難脫身了。殺是無法殺出的,光聽兩人的聲音也知這兩個人十分的厲害。忙自隱藏在帳中屏風之後。

那耶律元帥與國師已步入帳中。他暗叫好險。耶律元帥道:"此番大功即將成就,太後來也是正事,不知公主為何也隨軍而來。"國師蕭寒笑道:"元帥難道不知,公主才貌無雙,前西夏,吐蕃,大理諸國都來提親,公主固然不答應,太後亦即回絕,元帥可知何意?"耶律元帥道:"此種小國,待我遼軍滅宋之後還不手到擒來,,我遼國公主如何會下嫁於他們。"國師簫寒道:"元帥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實公主前來乃是選駙馬,如無意外太後將將公主下嫁於遼國少年英傑。"耶律元帥哈哈大笑道:"若說少年英傑,國師隻需認第二,估計就沒人敢認第一。"國師蕭寒聲音嚴肅道:"元帥莫要胡說。"耶律元帥道:"哪是胡說,國師一出馬,我遼軍就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即便當年的管仲、樂毅也不過如此,國師不要謙虛,隻要國師你同意,太後來了,由我來提起。“國師蕭寒居然驚慌道:“元帥千萬不可提及。”元帥奇道:“難道國師已有意中人。”國師蕭寒道:“不曾。”耶律元帥道:“那是嫌公主不好了。”國師蕭寒道:“公主千金之軀,才貌並重,何言相棄。元帥莫要說了,吾實無成家之念。”元帥道:“似國師這般人才天下難尋,男兒衛國為先,但成家也該及早。國師少年英雄相信國中不知有多少女郎翹首以盼能嫁於國師。國師何故無成家之念?”

李玄聽了暗暗好笑,這元帥分明是來試探國師蕭寒,看他對那公主有無意思,看來不是遼國太後要將女兒許配給他,就是公主看上了這位國師。聽耶律牧說國師年少英俊,李玄不禁想窺視其真麵目,但恐被兩人發現在屏風後終不敢妄動。

隻聽國師蕭寒辯解道:“非我不願,實在是不能。“耶律元帥驚鄂道:”難道國師身上有疾?”李玄越聽越好笑,卻又不敢笑出聲來,唯有苦苦的忍耐。

國師蕭寒道:“大功未成,如何敢成家?”李玄聽他先時推卻,此時多半隨便找個理由蒙混過去。實在不知這個國師為何不願娶那遼國公主,難道那公主貌醜?不會,剛才耶律牧還說公主才貌雙全,況且蕭寒自己也這麼說了。難道因為是公主所以他們才這般說?那也不大可能。李玄隨即想到,這次上終南時七子說修真界中人雖然可嫁娶但一般人會獨身修煉,說這樣可以不染外物,難道這國師真是修真界人,卻為何來幫助遼軍,這和修真界的逍遙世外的條軌相衝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