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八荒城兵亂(2 / 3)

他們時常會發起戰爭,想要攻入聖州,靈州!隻為求個適合生存之處!

隻是環境所致,其本性已壞,天君如何能讓他們衝出,屢次出兵鎮壓。

身為府官,這些知識許忠還是知道的,讓他想不明白的卻是此番為何突要招平民百姓趕赴戰場,那些訓練有素的士兵為何不去?

心中不解,望一眼巡查使,問著:“上官,天君此番為何要招兵,而且如此的急。況且這平民百姓並未受過訓練,去了亂州無疑是送死!”

“這也是無奈之舉,天君麾下甲士屯在聖州虎嘯郡,趕赴亂州需三月方至。而亂洲內駐守之兵卻在七日前遭了突襲,覆滅大半,以發出告急令,故天君才會已近取兵,先撐上一陣,待的大軍趕到,這幫平民自可卸甲歸田!”

卸甲歸田!嗬嗬,去了怕是再也回不來了!許忠心中暗歎,卻也懂了!天君此番招兵確實是無奈之舉,倘若不立即派人頂上,萬一哪天亂州胡匪攻破邊防,那南郡都必將第一個淪陷!

隻是叫著百姓無辜送死,許忠終是不忍心,默然良久!

忽然間,他覺得事有蹊蹺,天君縱是要招兵,為何不派將軍、尊者來報?最次也該是特使,斷不會由巡查使操辦!這分明有違常理!

有些事注定不可深思,想到一處破綻,更多的破綻便全暴露了出來!

許忠滿腹疑惑,不動聲色又問:“下官還有一事不明,天君即是要招急兵,為何不招三四十的壯夫?反倒要招些未長開的少年?”

巡查使臉色微變,有一絲不快!

天君招兵不假,卻未說非要招少年兵不可,而是不限年紀,全憑自願,若人數不足方可強行征兵,且自願從軍者,賞銀五十兩,已做獎勵!

這些巡查使都隱了去,並謊報聖意,隻讓許忠準備了少年名冊!

至於為何如此,巡查使卻是打的自己的算盤。

但見他臉色一沉:“天君之意,豈是你我可揣度的?”

說罷,複又緩色道:“其實天君之意下官也明白一些,首先少年郎心智不熟,容易馴化。且有衝勁,許以小利他們便會效死,此般一來便可大漲我方士氣,或可少犧牲一些不是!”

巡查使說著歪理,心中卻在冷笑,不招少年郎,我如何撈錢?

律法規定士商乃國之根本,可免軍役。

士者,即為秀才書生,日後是要考功名為官的,將來是要與國效力的文士,自不可從軍役,枉自戰死沙場!

而商者,則是國家經濟主梁,當今天君重民,重桑!故糧稅很低,好叫百姓不至於餓死,但一國經濟卻是巨大的一筆數字,這些錢便要從行商之人頭上收取了,故行商者亦可免去兵役。

由於有以上兩點政策,故巡查使若招壯夫,那隻會招到一些被逼走頭無路的窮苦百姓,卻是撈不著錢的。

招少年郎,則又有不同。隻因少有少年郎會是一名出色的商人,但他們的父親卻是說不準了!倘若他們的父親不舍自己孩子去送死的話,那麼剩下的事還用說麼?白花花的銀子可不就來了?

許忠對巡查使的一套說辭不置可否。他是文官,不知軍隊裏是哪一套製度,複又覺得巡查使所說也非全無道理,隻是此般未免太重心計了些。

話說回來,人活於是誰人不會使些心計,除非他是傻子!

沉默片刻,許忠問道:“卻不知此番要招多少人馬?”

“此般抽調不光你一個縣,而是整個南郡都。工需一萬人,但你的平鬆縣隻需出一千人便可!”

聞言許忠心以沉到了穀底,一千人,那豈不是要將縣上所有少年郎都招走了麼!這將是怎樣一種光景?又有多少家要白發人送黑發人?

許忠攤靠在了倚上,心中悲涼!

巡查使瞧出許忠心思,心中冷笑,喜怒不形於色,說著:“許老爺,按說你是一縣的父母官,應當作出表率,讓你兒子第一個應召。但本官見你隻一獨子,亦知此去必是九死一生,倒是不忍讓令公子也去犯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