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具有創見性
工作研究中所提出的意見或建議,不能照抄照搬現成的結論,而應該是作者通過對大量問題進行分析綜合所得出的具有創見性的看法。是否具有獨到的見解,是一篇工作研究的理論價值。
(3)具有探討性
工作研究實際上是關於工作的建議書。它帶有摸索、探討的性質,對於啟發思路、製定決策起著重要的借鑒作用。作者不論職位高低,都是以普通工作者的身份、以相互商量的態度來擺觀點、談理由。在語言表述上,它常常有表謙和而不武斷的詞語出現,如“我建議”、“我認為”等,而不是以用命令式的語氣行文。
工作研究的內容涉及範圍較廣。在用途上,除了少數是為了總結經驗、探尋規律、找出不足外,大多數工作研究是為了查找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對策。
2.工作研究與論文(議論文)的異同
工作研究和學術論文同屬於理論文章,在結構和寫法上也相類似,例如必須有論點、論據、論證“三要素”。但是兩者之間還是有明顯的區別。
在內容上,工作研究雖也帶有一定的理論色彩,但重點在研究實際工作;學術論文雖也要結合實際,但重點在探討理論問題;在表達方法上,工作研究著重於分析問題,學術論文則著重於證明觀點;在目的上,工作研究在於提出可行的對策,學術論文則在於得出可靠的結論。如《論循環經濟》的學術論文主要闡述循環經濟的內涵、特點、模式,重點要論述實現循環經濟的重要性與必然性,理論性應當很強:而《發展循環經濟的基本途徑》《特色農業的發展與農業循環經濟的展望》等文,則是分析了目前一些先行地區循環經濟在觀念和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並提出了進一步發展循環經濟的意見,針對性很強,屬於工作研究類文章。
3.工作研究與調查報告的異同
工作研究和調查報告都是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依據所掌握的材料,加以科學的整理歸納,從中提煉出觀點的文體。在寫作結構上同樣通常有標題、導語、主體、結尾,都可以用新聞手法來寫作等。兩者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
(1)功能側重不同
調查報告側重於對客觀實際的調查,通過科學分析,尋求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而工作研究則側重於通過調查研究發現新情況與新問題,並運用科學發展觀探求發展途徑或解決問題的新途徑。前者側重於調查,後者側重於研究;前者的觀點是客觀實際的歸納和必然,後者的觀點是依據客觀實際進行的探索。
(2)占有與引據材料不同
調查研究需要大量占有材料,並在此基礎上提煉觀點、得出結論,其寫作主要側重於對客觀事物的敘述;工作研究則不是特別強調一定要占有大量材料,而是強調在工作實踐中抓住新問題、新苗頭、新動向、新趨勢,通過對一定材料的分析,運用專業知識進行探索,其寫作主要側重於對客觀事物發展規律或可能性趨勢進行探討、研究、論證。
(3)作用不同
調查報告是對客觀事物本質的介紹,使領導機關或領導層決策時有據可依;工作研究側重於對客觀事物發展的探討、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的是說明背景,使讀者了解某項工作是在什麼情況下開展的;有的是闡明含義,使讀者明確該項工作的重要性;有的是開門見山,直接提出存在的問題,使讀者了解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這種寫法較常見。也有的是幾種寫法結合起來。
3.工作研究的主體的寫法
工作研究的引言部分所提出的問題往往是概括性的,主體部分還要具體擺出問題,分析原因,找到對策。按照問題、原因、對策的遞進式結構組織材料,是工作研究主體部分的基本寫作形式。這種寫法的好處是闡述內容集中,符合人們的思維規律,較適用於問題單一的工作研究。對於問題較多,而這些問題又各有其特點的工作研究,為了便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的可以單題獨進,依次寫出每個問題及其原因、對策;也有的可以先分後合,分開問題談原因,綜合起來談對策。
問題、原因、對策這三部分內容,可以根據寫作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側重。重點是探討對策的,可把問題和原因合並概述,而對策則分條列項、分層劃段地詳細寫出。重點在探討原因的,可用大量篇幅詳細分析原因,用三言兩語概括提出對策。
內容較複雜的工作研究,問題、原因、對策這三部分又各自或用並列式或用遞進式結構方法來組織材料,使主體條理分明,闡述有序。
4.工作研究的結尾的寫法
工作研究大多采用自然結尾。對策闡述清楚,文章也就寫完了。也有的結尾歸納全文,再次強調所闡述對策的宗旨,概括歸納主體部分對對策的闡述。的而不是靜止的、聯係的而不是孤立的觀點來分析矛盾,才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工作中任何矛盾的出現,往往有其主觀的或客觀的原因、曆史的或現實的原因、思想認識的或規章製度的原因等等;事物之間也常常存在著橫向的或縱向的聯係,縱向聯係中又有表象與本質關係、因果關係、主次關係等的區別。因此,作者要從客觀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闡明這些具體情況。
3.工作研究提出的對策要具體、可行
從實際出發的選題,中肯有說服力的分析,最後都要落實到對策上來。雖然工作研究的對策是探討性的意見或建議,還不是決策本身,而隻是作為領導決策和讀者思考的依據,有時還會有不成熟欠全麵的地方,但作為對工作研究撰寫的要求,其對策則應具有可行性,應是能夠改進工作,能收到一定的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的積極性的意見或建議。
工作研究的對策,既可以是指導思想和政策法規方麵的建議,又可以是方法措施、規章製度方麵的具體意見。但不管是從哪一方麵提出的,都要經過具體的論證,這樣才具有較大的可行性。
三、工作研究的結構與寫作方法
工作研究的文章結構與調查報告相似,也分為標題、引言(前言)、主體、結尾。
1.工作研究的標題的寫法
工作研究的標題形式也有單、雙標題之分,內容有表明論點和概括論題之別。
2.工作研究的引言的寫法
工作研究的引言類似調查報告的前言,也有多種寫法。有第一節簡報的特點與寫作。
一、簡報的涵義
“簡報”是一個外來詞。《現代漢語詞典》(2005年第5版)對“簡報”的詮釋為:“內容比較簡略的報道:新聞簡報/工作簡報”。這個詮釋把“簡報”定義為新聞文體中的“報道”類,即“用書麵或廣播、電視形式發表的新聞稿”(《現代漢語詞典》2005年第5版)。但是對於國家行政機關應用文體來說,簡報的內涵應當不是如此。從性質上來說,它應屬於公文文種中“報告”的範疇,但是在表達形式、篇幅長短、行文方向諸方麵又與“報告”有明顯的區別。
“簡報”與“報告”的相同之處在於:兩者都是為了反映情況、彙報工作、信息交流,“簡報”類似於“報告”公文文種的“情況報告”,也可用公文格式發布。
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
首先,行文方向不同。報告是上行文,僅限於下級機關對上級機關彙報工作、反映情況時使用;而簡報由於不屬於明確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文種,因而不受行文方向的限製,既可作為上行文報送上級機關,也可作為下行文或平行文發至下級機關或無隸屬關係的機關、相關社團及企業事業單位,其發布範圍較為廣泛。
其次,表達形式不同。報告通常是遇到重大或特殊情況認為“確有必要”時,才能及時向上級機關報告;而簡報則往往彙集某項工作或某一地域各方麵的動態、工作進展狀況、典型事例或情況、經驗等,簡報中所收入的情況並非必定是“重大或特殊情況”。其對於上級機關的作用是供領導為掌握麵上的情況而參閱;對於下級機關或不相隸屬機關的作用則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