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潛艇的未來(1 / 1)

許多尖端武器在幾年前還隻是科學家頭腦中的構想,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如今即將變成現實。未來,智能性潛艇將獲得空前發展,並在海戰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隨著新型超導材料的出現,實際應用成為可能,也將拓展潛艇的發展空間。此外,隨著新一代多用途核潛艇的長足發展,新一代適用於近海作戰的核潛艇將與幾十年來外形、功能大同小異的傳統核潛艇形象徹底“劃清界限”。

自主式無人潛艇

未來的新一代無人潛艇將以智能化、自主性為主要特征。自主式無人潛艇在執行任務時無需對其遙控,從承載平台發射後,由任務管理軟件自行控製,確定航向、航速、潛深、規避機動,它能遠離母艦,獨立活動。此外,這些潛艇還要能夠在潛水母艇或水上戰艦等平台上自如地進行施放和回收。

水下“袋鼠”

這是一種可利用潛水艇魚雷發射管發射的無人潛艇,人稱水下“袋鼠”。它不僅可以用於清除魚雷,而且還可以用於水中和水上情報收集。例如,美國的近期魚雷偵察係統是美國海軍第一代搜索魚雷用的無人潛艇,於1999年4月開始投入使用。

“蝠鱝”無人潛艇

美國水下作戰中心主導開發的“蝠鱝”無人潛艇外形與海洋鯊魚的一種--蝠鱝很像,不僅具有強勁的動力,而且可以搭載多種探測儀器,甚至小型魚雷等進行自主攻擊。這種無人水下航行器的排水量可能為5噸左右,是迄今為止美國研製的排水量最大的一種無人水下航行器。它可在多種平台上部署,包括SSGN導彈潛艇、“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和水麵艦艇。

明星檔案

德國 “長尾鮫”無人潛艇

全長:1.3米

直徑:0.2米

重量:40千克

最大航速:6節

最大潛深:300米

光纜長:3 000米

距母艦活動範圍:1 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