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王充閭文化散文”叢書出版說明(1 / 1)

我們欣喜地向讀者鄭重推出這套文化散文叢書:《生者對逝者的叩問》、《語巳多,情未了》、《詩話人生》。作者是廣大讀者所熟悉與熱愛的當代著名散文家王充閭先生。

作為全國散文界有代表性的作家多年來王充間的文學成就一直得到文學界、學術界的充分重視海內名家紛紛著文評介。他的散文(包括詩詞)有很高的知名度與評價他的創作水平和學術地位得到了全國文學界的公認。

早在2000年上海著名學者、評論家、博士生導師吳俊教授就曾在《散文大家王充閭》一文中指出:“他的散文不僅是才氣縱橫的作家之文而且也是博學睿智的學者之文。”“我以為是可以將餘秋雨和王充閭分別視為九十年代中國學者散文(文化散文)的南北兩大家的。這種在同一類文體上南北地域對應出現的大家並立現象其他文體的創作中似乎還未能見到。”“王充閭當之無愧為當代的一位散文大家還在於他的文體。可以說,他是一位爐火純青的文體作家。他是真正把散文當作純粹藝術性的美文來寫的。這裏有著巨大的困難決不是尋常高手能夠駕輕就熟的。其中體現了王充閭所擁有的難以言傳的文體技巧和寫作功力。”“如果聯係到學者散文(文化散文)的基本內涵,那麼,可以把王充閭的散文創作當作是對九十年代文學的一種貢獻——並不局限於散文範圍之內。”最近著名評論家趙慧平博士著文指出:“充閭散文近年來得到越來越高的評價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們意識到它的文本價值。他是一位有深厚古典文學修養的作家,傳統文化的浸潤使他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理解和感受帶有深刻的文化母體的印記,這一切所顯現出來的藝術精神都是西方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寫作方式所不具備的。我還要特別強調,他對現代文化的大量汲取,使他的散文在哲學的深度追求方麵形成了多元融合,增加了現實批判力量,更為漢語文學與世界文學的交流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方式。”

王充閭散文的內容與題材極為廣泛上下古今,縱橫中外,貫通文史哲經,涵蓋了社會、自然、人生與心靈世界的眾多領域,其中映現著作者博大的視野、真摯的情感、警辟的洞見。他的作品異彩紛呈、視域廣闊,或把新的曆史眼光投射到巳逝者的靈魂深處,以現代意識、獨特視角開展超越時空的對話,進行文化與人性的雙重觀照,從中獲取超越性的感悟;或以感同身受的悲憫情懷、參透世情的徹悟,張揚濃重而曠達的情感於作品之中,追尋飄逝的文化詩魂和生命激情,發掘出本真生活的奧義與真諦;或是淨洗鉛華而凸顯詩性本質,進行深刻的理性反思,溶情入理,寓理於情,映現作家的人格精神與審美理想。作品文化含量高,思想深邃,語言優美,情致清醇,聯想豐富,體現出特有的詩性之美和豐厚的學術功力。

為了給廣大讀者提供一套較為係統、完整的閱讀與欣賞的文學選本,也為我們的文學殿堂提供一份有價值的精神文化積累,我們從作者公開出版的二十幾本散文集中,精選出各體散文二百二十六篇,按照題材範圍,重新進行了編排、歸類:其中“人物散文”五十篇,“情感散文”六十八篇,“智性散文”一百零八篇,統一納入“王充閭文化散文”叢書。

我們深信,這套叢書一定會葆有持久的生命力,從而流傳廣遠。

我們熱切地期待,廣大讀者能夠關注她,喜愛她。

重慶出版社200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