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譯者序(1 / 2)

弗蘭西斯·培根,是英國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和科學家。他在文藝複興時期的巨人中被尊稱為哲學史和科學史上劃時代的人物。馬克思稱他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提到他,人們就會立刻想到他的那句名言:知識就是力量。

弗蘭西斯·培根是近代哲學史上最早提出經驗論原則的哲學家。他重視感覺經驗和歸納邏輯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開創了以經驗為手段,研究感性自然的經驗哲學的新時代,對近代科學的建立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對人類哲學史、科學史都做出了重大的曆史貢獻。因此,羅素尊稱培根為“給科學研究程序進行邏輯組織化的先驅”。

培根的著作涉獵至多方麵。但在他的所有著作中,最為廣大讀者所歡迎的就是他的隨筆集。詩人雪萊曾經讚揚培根的這部文集:“他的文字有一種優美而莊嚴的韻律,給感情以動人的美感,他的論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學,給理智以深刻的啟迪。”

從這部《培根隨筆》所體現的思想來看培根,我們可以這樣評價他:培根是一個樂觀的、進步的人文主義者,是一位政治思想十分開明的君主立憲論者;是對人類進步和社會正義充滿信心的一個理想主義者;在宗教上是一個自然神論者和理性主義者。

在翻譯本書的過程中,本人以意譯為主,直譯為輔,並根據中國讀者的閱讀習慣對部分內容進行了增刪。但鑒於能力有限,本人同時參閱了水天同、張毅、曹明倫等人的譯著,在此,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由於時間倉促,如在翻譯中出現了一些不當之處,請讀者見諒,並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論真理

“真理是什麼呢?”彼拉多曾這樣笑著問周圍的人。他並不指望得到任何答案。世人的心態多數會隨著境遇的變化而變化,他們認為堅持一種信念就等於給自己戴上一副枷鎖,會使思想和行為無法自行其是。雖然,這一類學派的哲學家都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但這個世界上仍有些喜歡誇誇其談的才子,他們與那些先賢一脈相承,與古人相比隻是少了些血性,多了些狂妄。然而謊言之所以能夠博得人們的歡心,並不僅僅在於人們在發現真理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這就需要付出努力;也並不僅僅在於一旦找到真理,它就會對人們的思想產生影響;同時,人們對謊言自身有一種天生的、盡管是墮落的愛。

希臘後期有一位哲學家曾探討過這個問題,因為他不能理解,為什麼一些欺世的謊言能夠如此迷人,盡管它們既不像詩歌那樣優雅,也不像經商那樣能夠使人致富。但我不能妄下結論,因為真理是未加遮掩的日光,如果要想讓這世間的種種假麵舞會、化裝演出和勝利慶典顯得優雅高貴,那麼這種光是遠不及燈燭之光的。

如果把狂妄的見解、悅人的希望、虛假的評價、隨意的想象這些東西從人們的腦子裏清除出去的話,那麼在有的人的腦子裏所剩下的東西也就寥寥無幾了,充滿了憂鬱和厭惡,那些表情嚴肅的神甫曾非常嚴厲地把詩歌稱為“魔鬼的酒”。因為詩歌占據了想象,然而詩歌又隻不過是謊言的幻象而已。對人有害的並不是腦子裏瞬間即逝的錯覺,而是那種沉入心底並盤踞心中的假象。但即使這些假象深深地紮根於世人墮落的觀念與情感之中,隻受自身評判的真理依然會教導我們去探究真理、認識真理並相信真理。探究真理就要向她表示愛慕並向她求婚,認識真理就要和她相依相隨,而相信真理就要享受真理的快樂,這就是人類天性中至真至善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