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比富1(1 / 3)

來信,是前進組的首富,他為此驕傲不已,他時常站在自家屋前,看著前進組幾十戶人家發笑,他知道,這些土牆黑瓦屋裏,除了一些櫃子,農具之外,沒有啥的;尤其是周金才家。而他來信家呢,外麵用三和土抹得光光的,顯得富麗堂皇。家裏呢,高低櫃,大衣櫃,寫字台,染得油光鋥亮,擺放的整整齊齊,把家襯的那麼闊氣,更重要的是,他那高低櫃上放了一台十八吋的彩電,寫字台上,放了一台雙卡收錄機,使他家顯得不一般。

都同在這秦嶺腹地,這高山夾峙之下,不通公路不通電的前進組,為啥來信就比前進組另外的幾十戶人家富呢!

因為,來信買了一台磨粉機,一台柴油機和馬達回來,搞起了麵粉加工,和發電。前進組幾十戶人家,都在他那磨麵,人一輩子,啥都可戒,唯這飯,頓頓戒不了,頓頓要吃。前進組主要長小麥,人要吃,就得不斷的去推麵。來信獨占了行情,能不掙大遝的票子麼!前進組沒電,寂寞,來信就用柴油機發電看電視,一張票收五毛錢。

社會在飛速發展,人們在滿足了吃穿外的物質享受後,也追求精神享受。前進組的人,在吃飯,飯穿暖了衣後,在這死寂的山溝兒裏,也追求精神上的享受。看一場電視五毛錢,而五毛錢能做個啥,越是掙不到大錢的人,越看不起這小錢。在電視裏,可以看到許多沒見過的東西,看到許多的新鮮事,讓人在這沉悶的讓人感到如生存在原始社會的前進組人,在已遠離了歡喜,笑時,獲得了無盡的快樂,給那木然的臉上,增添了光彩,就爭著去看。電視他來信家獨有,片子,又是電視台的,又不掏租金,除去一點油錢外,盡掙。一晚上,隨隨便便來三十多人,他能不發麼!一年多下來,來信便成了前進組首富。

來信成了前進組首富,他為他抓住了這機遇而發了財,沾沾自喜。而這時,社會發生著急驟的變革,市場經濟,競爭激烈,風起雲湧,都在尋找路子,瞄準機遇,尋求致富的捷徑。包括這秦嶺腹地深處的前進組,也被外邊經濟激烈競爭的炮聲,震撼著,也麵臨著變革。

前進組人,已把腦袋,在大山深處,在泥巴裏,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埋了多少年了啊!人們隻曉得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棲的日子,天天在泥巴裏跌打滾爬,可是,這麼些年,除了混一口飽飯吃之外,家裏,還有啥,天天守著窮日子。隻有來信一人,變了方式,掙了錢,讓家裏富了起來。

從來信身上,前進組人才漸漸明白,這個社會,是經濟社會,隻有一把糧是不行的,沒有錢,就會被人看不起,沒錢,就會活的不象個人樣。

為啥,都同生長在前進組這麼個地方,就獨獨他來信富了呢!他比別人多長個腦袋,不,不是這樣的。周金才,一有空,就在思考這個問題了。

因為,在前進組,就他周金才最窮,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周金才家裏四口人:他,老婆,兩個娃兒。屋裏,除了幾口破櫃,一些農具,兩張木板床之外,還有啥呢!一年,糊湯飯,勉強能吃飽,可穿的,就象個乞丐。兩大人穿的補巴加補巴,勉強能顧住羞醜。而小孩子呢!已七八歲了,穿的衣服,連羞醜都顧不住,冬天了,還穿半截子鞋,因為家裏沒錢,窮,買不起呀!

是周金才懶嗎?不,他周金才一點也不懶,一年四季,除了下雨天,三久天外,他哪一天,不是早早地吃了飯,伴著朝陽,扛著鋤頭上山,到太陽落山時,拖著在山上勞累了一天的疲憊的身子回來,中午,為了省時間,也不回家吃飯,忍饑挨餓,沒命地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