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不倫不類的賜婚(2 / 2)

何林蒲凝眸望著她,幽深不見底的眼珠子與她對視著,雖然麵容仍舊是溫和的,但是眼睛裏卻有一點點的失望,“明日京中會傳來‘喬次詔’被救歸來的消息,皇帝會下旨,賜婚‘他’與澹月,等‘他們’成親後,才是我們,……綠衣,現在除了你自己,你是不是誰都不肯輕易相信了?”

喬綠衣垂下眼睫,“現在的喬家是累贅,我也是。我隻是擔心害怕而已。”

經曆過了江木端一事,經曆過了喬老公爺的死,現在隻剩孤身一人的她,不敢再輕易相信任何一個人。除了生養了自己的親生爹娘,和嫡親的兄弟姐妹,這世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平白無故對另一個人好,哪怕他口口聲聲說是“愛”,她也不信。

要比深情,當初的江木端,比他表現得更深情。

也騙得她更狠。

自然,何林蒲幫助她,支撐她,或者如他所說的,她是他揣在心頭全心全意愛著的人,她也都是相信他說的是真心的。但是若要說這份“真心”裏沒有附加什麼別的利益,她不信。

她寧可相信,他愛她,不止是因為愛,也因為她身上有那些能夠讓他動心的利益。他如今失望於她的不信任,也不過隻是因為他並沒有分清那些愛與利益的區分而已。

對於她的擔憂,何林蒲並沒有再分辨。

話說三遍淡如水,如果她在心裏已經根深蒂固地不再輕易信任一個人了,那麼不論他再如何何證,說得再多,也都是沒有用的。

當夜,何林蒲陪著喬綠衣出城,在城外十裏鋪的客棧住了一宿,次日一早,喬綠衣一身的男子裝扮,裹著大氅由何林蒲在川城的親衛護送著,騎馬進了城。

好在,這些日子因為喬老公爺的死,她整個人消瘦憔悴得都脫了形,所以以這個模樣出現人前,哪怕何林蒲對外說“喬次詔在南朝遭了大罪”,也會有人相信。所以,“私通敵國”這樣的罪名,就更加擔不得了。

更何況,由於喬老公爺的猝死,一些百姓感念於他一生的功績政績,想到這二十多年,他以他的魄力與智慧,整飭朝綱,鞏固國防,盡管他貪戀權位二十多年,但是他給了****百姓想要的富足與安寧生活,這卻都是實實在在的。於是,許多人都開始念他的好,甚至還有許多喬老公爺一手提撥起來的官員也都紛紛上疏,為他乞身後榮顯尊寵的“上國柱”之位,並求新帝賜諡。

而今,正是舉國感念喬國公的功績之時,“喬次詔”這個時候回歸,自然是沒人敢在這個節骨眼上再提及他的“通敵”之事。反而有人為她說話:看他的模樣,分明是吃了大苦的,他若真的通了南朝,又怎會如此形銷骨立的回來?

總之,“喬次詔”回京,這一場本該引起的軒然大波,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過去了,從頭到尾,沒有一紙彈劾她的狀子,甚至連詔她進宮問話這個過場,都不曾走一走。

僅僅隻在一天之內引起了一場小小的波動,這件事就這樣平息了。

緊接著,皇帝一紙詔書就傳到喬國公府。駢四儷六的一通旨意,無非說了三件事。第一件就是為喬老公爺加封榮顯,賜諡。

“已故喬國公,受顧命於主弱國疑之際,手攬大政,起衰振隳,使海內肅清,四夷臣服,太倉粟可支數年,太仆寺積金百萬。肩勞任怨,功在社稷,贈為上柱國,諡‘武忠’。”

第二件事是“喬次詔”的承爵,不是喬國公,而是世襲罔替的武忠侯。

第三件事則為賜婚。

遵聖德太後遺旨,出臨三日皆釋服,嫁娶飲酒皆無禁,武忠侯喬次詔擇日迎娶長平侯長女何澹月;並有長平侯在兩個月前曾為其長子何林蒲向大國柱請婚,求娶大國柱長女喬綠衣之事,是以,兩樁婚事,同辦。

不倫不類的賜婚。

喬綠衣捧著明黃的聖旨,長長籲了口氣。

她自然不認傻傻地認為喬老公爺能夠在身故後還能得此尊榮就真的是新帝對他的感念,大國柱,武忠侯,這樣開國以來絕無僅有的敕封,如果沒有何家在背後的強硬,新帝怎麼可能會給製約了他十多年的喬老公爺?

何林蒲,他已經開始如約兌現自己的誓言了。

隻是,未薨之前就已經昏迷了兩個月的聖德太後,又哪裏來的遺旨?

也不知道明日會不會有人跳出來指責。(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