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26年,隆冬時節。

當時的應天府周圍,莫名充斥著一種神秘而緊張的氣氛。

這種氣氛並非隻出現在此刻,從後來的記載中可以略微得知,自年初的那個寒冬之夜起,這種神秘氣氛一經出現,就再也沒有消失過。

如果想要細查究竟,那還要從一幅古怪的舊畫說起。

在那個冬夜,一幅沒人知道來路的殘破畫卷被六個黑色鬥篷遮麵的人連夜送入宮中。以當前掌握的信息來看,送畫的人身份隱秘,除了皇上,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誰。

自那夜這六人入宮送畫後,應天府周圍的氣氛悄悄發生了變化,不過這種變化太過於細微,平日裏生活在這附近的人們並沒有及時發現。

最早發現怪異的人,是一個在官窯中燒過鈞瓷的小工匠。

在他發現有異之時,據那夜已過去半月有餘。

當時,除夕臨近。

小工匠正坐在家中苦思冥想,久久不得安眠。

而他的愁思,正與手中的工作有關。小工匠的拿手絕活是鈞瓷表麵的“蚯蚓走泥紋”,燒製成功的鈞瓷表麵會出現一串串細小的氣泡,串聯起來如蚯蚓在泥中遊走一般,這一紋樣也因此而得名。小工匠在師傅手中學會了方法,算是初出茅廬,他的每天都守在窯中辛苦製瓷,以求手藝趕快精進,直到有一天,他在窯中發現了一個秘密。

這個秘密不但駭人,而且還令他見識到了一樁前所未有的怪事。

事情是這樣的:

一天下午,小工匠正在瓷窯中做工,他嚴守著時間,熄滅了窯底的火。

待瓷器稍稍冷卻後,將窯中的瓷器取出,同別次不一樣的是,他在眼前的這個瓷器上看到了一些別的東西。

瓷器表麵有一些奇怪的紋路,細看之下,他漸漸讀懂了這些紋路所表達的意思,冷汗隨之而下。

瓷器表麵的紋路看似複雜,其實隻是八個筆畫較多的小篆,在扭曲的線條表現之下顯得像一幅怪異的畫,小工匠盯著這八個字看了很久,才意識自己可能窺見了天機。直到回到家中,他稍一停止思考,腦海中的這八個字都始終揮之不去:永思得現,青衫垂髫。

高宗葬於永思陵,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並無什麼不妥。

雖說字跡突然出現於瓶身之上,這實屬怪事,但他並沒有傻傻的相信這是偶然。

其實,與別人不同的是,這個小工匠還知道一個算是隱秘的信息:他的師傅,也就是京中官窯裏燒製鈞瓷手藝最好的老師傅,與半月前一個寒冬之夜隨六名身穿官服,披著黑色鬥篷遮麵的人一起應召入宮,直到今天都還沒有出來。他從師傅口中得知,這六個人是連夜從先帝陵寢永思陵趕回來的,這六人的突然出現,與‘永思得現’這四個字有很大的關係。

小工匠苦思冥想而不得結果,但與此同時,他大概怎麼也想不到的是,一行人正踏雪前來,很快的敲響了他的房門。

“咚咚咚!咚咚咚!”

小工匠打開了一條門縫,想看看是誰在外麵,門外站著的一人飛快摘下鬥篷上的帽子,推門而入。

這位身披黑色鬥篷的人並不陌生,小工匠在半月前師傅入宮的那個雪夜也見過他。他穩穩地坐在屋裏僅有的一張看起來無法承受他重量的破舊木椅子上,看著立在一旁的小工匠,用不大不小的聲音說道:“這種事情對於你來說,應該不難辦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