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燒燙傷時
立即用自來水衝洗,持續10—20分鍾。小麵積輕度燙傷,可搽清涼油等,或用消毒凡士林紗布覆蓋。若燙傷已形成水泡,先用75%酒精塗抹,創麵用肥皂水衝洗幹淨,再將泡內液體抽出,塗燙傷膏等藥品加壓包紮。二度燙傷應預防感染,並給止痛片減輕疼痛。嚴重燙傷時,創麵不要塗藥,簡單包紮後要盡快到醫院處理。大麵積燙傷必須立即送醫院急救。當遇到化學品燒傷,傷及眼睛、食道等處,在現場要及時用大量清水去衝洗。
食物中毒時
盡快找到中毒原因,在毒物還在胃中時進行催吐。生物堿或重金屬中毒,可飲茶;腐蝕性毒物,可喝牛奶、豆漿、雞蛋清;堿性藥物中毒,可服加水食醋或橘子汁。保留殘存食物、嘔吐物、排泄物,以備檢驗。
氣管被卡住時
雙臂從孩子身後環抱,一手握拳,拇指掌關節突出點頂住孩子腹部正中線臍上部位,另一隻手的手掌壓在拳頭上,連續快速向後、向上推壓衝擊6—10次,注意不可傷及肋骨。如無效,隔幾秒鍾後,可重複操作1次。若孩子已喪失意識,爭取時間盡快做人工呼吸,酌情做胸外心髒按壓進行急救。
魚骨入喉時
讓充足的光線射入口咽,囑咐孩子舌頭後縮並發出“啊”的聲音,看清楚魚骨後,用鑷子迅速拔出。若多次檢查均未發現,則應到醫院去處理。
異物入耳時
若是小蟲等生物,則可用光照、煙霧熏、滴油或白酒,或者用手按住未進蟲的耳朵使其倒退出來。若是豆粒等植物性異物,可用75%酒精或白酒滴耳,縮小異物後再歪耳使之掉出。若是非生物類固體異物,可使患耳向下,用手輕怕耳廓使其掉出。若是水進入外耳道,可將進水一側耳朵向地、同側單腳跳躍,使水流出。
異物入眼時
先閉眼休息片刻,等到眼淚湧出時,再慢慢睜開眼睛眨幾下。若不行,則要用幹淨水衝洗眼睛。若衝洗不掉,則可翻開眼皮,用棉簽沾幹淨水將異物擦掉。若異物嵌入眼組織,則要由醫生取出。異物取出後,要滴入藥水防止感染。
異物入鼻時
首先詢問是何種異物,並讓孩子用嘴呼吸。若異物小,位置不深,可通過擤鼻動作將異物擤出來。或用紙條等物體刺激鼻腔黏膜、嗅胡椒粉等方法誘發打噴嚏,將異物排出。若異物較深則要到醫院緊急處理。
鼻子流血時
讓孩子立即低下頭,馬上用拇指和食指持續壓住孩子兩側鼻翼,壓向鼻中隔,壓迫5—10分鍾以上。壓迫同時,在孩子前額部敷冷水毛巾。
手被割傷時
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用無菌紗布或敷料覆蓋加壓,壓迫止血大約10分鍾左右即可,將手指舉起以減少出血。若傷口不大,可用創可貼等覆蓋傷口。若傷口很大,或發現感染,要請醫務人員處理。若被髒東西或生鏽銳器劃傷,要在24小時內到醫院注射破傷風針。
腳底刺傷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