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夏天應多食一些蔬菜、新鮮水果等來補充水分。也可吃些乳製品,既能補水又可以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
最後,夏季還應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因為這樣可使大腦和身體各係統都得到放鬆,利於工作學習的同時還能預防中暑。睡覺時還要注意不應躺在空調風口和電風扇之下,以免造成空調病和熱傷風。
建議三:讓孩子學會辨別中暑的症狀
中暑的表現也分輕重,不同的表現可以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能清楚地辨別中暑症狀,對於及時搶救中暑病人非常重要。
暑假時,9歲的羅維和父母到海濱城市旅遊。一天他和媽媽一起逛街的時候忽然覺得渾身無力,還頭暈。媽媽讓他到陰涼的地方歇了一下,喝了些礦泉水。過了一段時間,羅維感覺舒服了許多。
媽媽告訴羅維說:“你是中暑了。”
他有些奇怪地問媽媽:“熱天昏倒不才叫中暑嗎?我這也是?”
媽媽笑笑說:“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會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輕症中暑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除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麵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或出現四肢濕冷、麵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而重症中暑是中暑中情況最嚴重的一種,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急生命。回家我給你找些資料,你可以學習一下。隻有明確地分辨出三種症狀,才能更好地進行治療。”
如羅維的媽媽所說,中暑症狀由輕到重各不相同,所以應該讓孩子學會區分。三種中暑之間的關係是漸進的,症狀也是逐漸加重的。父母應該通過一些資料的展示與講解,讓孩子做到心中有數。
建議四:教孩子學會中暑的急救
中暑也需要積極進行搶救,如遇到重症中暑症狀,更應及時救治,否則就會危及生命。所以,父母要教孩子學會最基本的中暑急救。
發現自己或他人有中暑跡象的時候,應該首先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使中暑的人仰臥,解開衣服,脫去或者鬆開外套。若是衣服被汗水濕透,要及時更換,同時要采取各種方法幫助散熱;可以用濕毛巾冷敷頭部、腋下及腹股溝等處,有條件的話,可以用溫水擦拭全身,並同時進行皮膚、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散熱;意識清醒的病人或者經降溫而清醒的病人,可以服用綠豆湯、淡鹽水,或者在額部、顳顬部塗抹風油精、清涼油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若病人出現血壓降低、虛脫時,應立即平臥,而對於出現高燒、昏迷、抽搐等日射病症狀的病人,要讓其側臥,頭向後仰,保持呼吸道順暢,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求助醫務人員給予緊急救助。
教孩子學會中暑後的急救,可以說是讓孩子掌握了一種生活常識,既能幫助他自己預防與治療,還能給予其他人必要的幫助;既增長了他的知識,也培養了他助人為樂的品質。
金玉良言
中暑後除了要采取積極的治療之外,父母還要提醒孩子注意:不應大量喝水,防止體內大量鹽分、水分流失;不應食用大量生冷瓜果,否則會損傷脾胃;不應吃大量的油膩食物,否則會加重胃腸負擔;也不應單純地進補,否則暑熱不易消退。所以,預防、治療、症後保護對於中暑來說都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