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的高天回想起自己的成長經曆來,對爸爸的怨氣很重,但是已經後悔莫及了。因此,父母一定要用好的行為給孩子做示範,讓孩子從自己那裏獲得積極向上的教誨,而不是陰暗汙濁的影響。
建議二:讓孩子知道賭博的危害性
孩子從幼年成長到青年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積累生活常識和社會經驗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教導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賭博的危害。父母一方麵可以簡單地給孩子講賭博具體的危害性,一方麵還可以把媒體上報道的一些事例講給孩子聽,讓孩子從他人的遭遇中提醒自己不要走錯道路。
比如,一位昔日的千萬富翁,迷上賭博後,不但把家產賭得分文不剩,還欠了400多萬元的賭債。後來,因為討他人欠自己的1000元債務而用刀捅死對方,最終被判死刑。
相信孩子聽了這樣的事例,心裏對賭博都會有所警戒。同時,父母多給孩子講一些類似“一人賭博,全家遭殃”的道理。讓孩子知道,如果自己迷上賭博,父母會多麼焦心,家人會多麼難過。這樣,孩子的孝心被啟迪,一份自我保護的意識就會油然而生。
建議三:發現孩子有喜歡賭博的苗頭時,要努力疏導
對於成長中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有教育敏感度。要是發現孩子有喜歡投機取巧、喜歡和他人打賭、喜歡在網絡上玩賭博遊戲的苗頭時,父母一定要想辦法正確引導和製止。
父母可以直接告訴孩子這種愛好的危險性,也可以想辦法讓孩子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麵。比如,父母可以帶孩子出遊,讓孩子在與大自然的相處中開闊心胸,逐漸從不良的嗜好中走出來;父母也可以帶孩子參加體育鍛煉,讓孩子在暢快淋漓的汗水中感受比玩賭博遊戲還有趣的事情。因此,當父母發現孩子有不良嗜好的苗頭時,疏導可能比製止更有效。
建議四:讓孩子學會抵製誘惑
每個孩子可能都有自己的朋友圈,但是,孩子的朋友有可能因為某種因素而沾染賭博的不良嗜好。父母要教導孩子,當昔日的好友喜歡上賭博,還“邀請”自己去嚐試的時候,首先要勸導朋友不要繼續做這樣的事情,如果勸導不住,遠離這個朋友也並不是不講情義。
古人言:“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孩子要常常與德行好的朋友相處,自己的過失才會減少,各方麵的德能才會提升。父母要讓孩子知道,當朋友讓自己去做不該做的事情時,不要因為感情用事或者礙於情麵而答應。因為,抵製不住誘惑的最後結果就是誤入歧途。因此,培養孩子的抵製誘惑的能力是父母刻不容緩的責任。
金玉良言
父母都知道,教育沒有比以身作則更有效的。在父母自身遠離賭博的同時,應該讓孩子了解賭博、了解賭博的危害,對孩子在成長中遇到的險情,應給予情理上的疏導。同時,父母要通過讓孩子豐富內心世界,來遠離汙染,保持純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