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3.防火安全:大火無情,要孩子注意防範(1 / 2)

火是物質燃燒過程中散發出光和熱的現象,是能量釋放的一種方式。當火失控,就被稱為“失火”,也就是常說的火災。火災是無情的,一旦發生,後果不堪設想。所以,父母就要提前給孩子打好“預防針”,讓孩子學會正確使用火,同時也要學會正確躲避火。

放暑假了,上小學2年級的柳雙回到了農村的奶奶家。白天的時候,長輩們下地幹活,家中隻留下柳雙和表弟兩個人。這天,兩個孩子閑得無聊,他們開始點麥秸稈玩。兩人一人舉著一綹燃燒的麥秸稈在大院子裏追跑打鬧。

奔跑的柳雙忽然絆在了石頭上,摔倒的同時,手裏的麥秸稈也飛了出去,表弟連忙跑過來,兩人隻忙著關注柳雙有沒有摔傷,誰也沒注意柳雙扔出去的那綹麥秸稈。那綹燃燒的麥秸稈被扔到了一個麥秸稈垛上,大火一下子燒了起來。而在麥秸稈旁邊又是一堆幹樹枝,幹樹枝旁邊就是奶奶家的房子,這將直接導致大火迅速蔓延。柳雙和表弟被嚇呆了,眼看著大火不停地燒卻站在原地未動。

幸好周圍的鄰居聞到了刺鼻的煙味跑出來看,這才注意到這裏的大火。鄰居趕緊撥打119求救,又召集了村民幫忙撲救。柳雙和表弟也被人迅速抱離了火場。在消防隊和村民的合力下,大火終於被撲滅了,柳雙和表弟除了受到驚嚇,倒也沒受傷,隻是奶奶家的大半個房子給熏黑了。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像柳雙這樣玩火的孩子也不在少數。父母應該從這個事例中得到教訓,要讓孩子知道大火無情,一定不要圖一時的好玩,否則可能就會釀成慘劇。

據統計,全球每年發生火災600萬—700萬起,其中住宅火災約占80%以上。據調查,德國每年在火災中死亡的600—700人中,75%以上死於住宅火災,受傷人數則更多;英國每年在住宅火災中死亡的人數和德國大體一致,但受傷者則多達1500—2000人。而在我國,火災事故也頻繁發生,家庭火災的發生數量更是居於首位。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值得父母深思。父母需要提前對孩子進行相關的教導,教孩子提高防火意識,學會正確使用火,要讓他將“安全”二字牢記心間。

因此,為了讓家庭悲劇少發生甚至不發生,父母自身首先要提高防範意識,還要對孩子進行相關教育。隻有全體家庭成員都樹立起消防安全意識,個人都從自身做起,才能共同創建安全美好和諧的家庭生活環境。

培養建議

建議一:教育孩子謹慎用火

家庭生活離不開火。父母要提前告知孩子使用火時的注意事項,要防患於未然。

一天晚上,10歲的周洲看見媽媽正在熨衣服感覺很有趣。於是,媽媽讓他也試試。突然家裏停電了,周洲放下手中的熨鬥剛要走,媽媽卻讓他先關掉電熨鬥的電源。周洲說:“一會兒就來電了,關它做什麼?”媽媽卻說:“類似電熨鬥、電褥子之類的東西,停電了就要趕緊關掉電源,否則不知道什麼時候來電的情況下,很容易引起火災。”周洲點點頭,並幫著媽媽燃起了蠟燭。

天氣炎熱又沒有電,周洲提議出去乘涼。走之前,媽媽又特意熄滅了所有蠟燭。周洲笑著說:“您真節省,蠟燭都要省著用。”媽媽卻很嚴肅地說:“這還是剛才我說的安全問題。蠟燭如果不管它,要是有風吹倒,或者等它燃盡了燒到了桌子,一樣也會引起火災的。防火安全,我們應該時刻牢記啊!”

從那以後,周洲向媽媽學習,在生活中時刻注意用火、用電安全,而且還提醒其他人注意,並成為了社區中的一名小防火宣傳員。

父母的好言行,會對孩子產生深刻的影響;父母的貼心教育,自然也會讓孩子牢記安全知識。周洲的媽媽給父母做了一個好榜樣。為了防範火災的發生,父母可以采用各種方式,讓孩子提高安全意識,並學會正確且謹慎地使用火、電,這樣才能盡可能地避免災禍。

建議二:告誡孩子不要玩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