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其驗證不在於邏輯,而在於成果;其唯一權威就是成就。
——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
1.掌握管理的概念、基本特征、職能;掌握護理管理的概念及特點。
2.熟悉管理的方法、管理對象;熟悉護理管理者角色和技能要求。
3.了解管理學的研究方法;了解護理管理的發展史;了解護理管理學的研究內容;了解護理管理的發展趨勢。
專業術語
管理職能management functions人際技能interpersonal skill
護理管理nursing management概念技能conceptual skill
技術技能technical skill管理要素elements of management
角色role管理management
全方位管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model領導者leader理模式
管理學作為一門係統地研究人類管理活動的普遍規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學,已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護理管理學是管理學的一個分支,屬於管理學的學科範疇,是將管理學的基本理論、技術、方法應用於護理實踐,結合護理管理的特點加以研究和探索,使護理管理更趨專業化、科學化和效益化的一門科學。
管理是一切有組織的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管理活動廣泛存在於現實生活中。任何組織的管理者在進行管理活動之前,必須了解何為管理,管理具有哪些基本性質、原則、原理和管理職能,為什麼要進行管理活動,如何才能有效地進行管理等。
一、管理與管理學的概念
(一) 管理的概念
管理,古今中外,無處不在。自從有了人類社會和社會組織以來,就存在管理問題。管理的範圍與人類活動的範圍同樣寬廣。關於管理的概念,各管理理論學派均有不同的解釋。如管理決策學派西蒙認為,“管理就是決策”,“管理就是領導”;管理職能學派法國管理學家法約爾認為,“管理就是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製”;現代管理學派認為,“管理是指同別人一起,或通過別人使活動完成得更有效的過程”;美國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認為,“管理不隻是一門學問,還應是一種‘文化’,它有自己的價值觀、信仰和語言”。此外,還有多種定義,不勝枚舉。
本書把管理(management)定義為:管理者為實現組織目標,通過計劃、組織、人事、領導、控製等各項職能工作,合理、有效地利用和協調各種資源(如人、財、物、時間、信息等)取得最佳效益的過程。理解管理的概念要把握以下幾層含義:① 管理的目的是實現組織目標;② 管理的基礎是對人、財、物、信息和時間的合理使用和分配;③ 管理的核心是計劃、組織、人力資源管理、領導和控製五大職能的實現;④ 管理的作用是用同樣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⑤ 管理的重點是明確目標和正確決策。
(二) 管理學的概念
管理學(science of management)是一門係統地研究管理過程的普遍規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學。它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互交叉而產生的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學科。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包括一般原理、理論、方法和技術。管理學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一定條件下,通過合理地組織和配置人、財、物等多種資源,提高組織運行效率與效果。盡管管理與管理學聯係十分密切,但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管理是一種時間活動或過程,是管理學研究的一個基本範疇。而管理學則是研究管理活動共性問題的一門獨立學科,其主要使命是建立一個完整的基礎性管理知識體係。它包含了經濟學、數學、心理學、工程技術學、行為科學等學科的成果,以及運用運籌學、係統過程、信息論、控製論、電子計算機等最新成就。管理作為客觀存在的社會實踐活動,是管理學研究的對象,也是管理學這門學科知識的具體運用。離開了管理活動,管理學的理論體係則不能成立,也就沒有管理學可言。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
(一) 管理的二重性
由於生產過程既包括物質資料的生產也包括生產關係的再生產,具有雙重性。因此,對生產過程的管理活動也就存在著二重性,一是自然屬性,二是社會屬性。
1.自然屬性是指通過計劃、組織、領導和控製等管理職能,對人、財、物、時間、信息等資源進行組合、協調和利用以取得最佳效益的管理過程。包含著許多客觀的、不因社會製度和社會文化的不同而變化的規律和特性,具有普遍性和共性。管理的這種隻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關的屬性,就是其自然屬性。
2.社會屬性是指人們在一定生產關係條件下和一定社會文化、政治、經濟製度中必然要受到生產關係的製約和社會文化、政治、經濟製度影響的特性,具有特殊性和個性。不同的生產關係、社會文化和經濟製度會使管理思想、管理目的以及管理方式呈現出一定的差別,這就是管理的社會屬性。
正確認識管理的二重性,有利於指導具體的管理實踐。自然屬性為我們學習、借鑒發達國家管理經驗提供了理論依據,可以大膽借鑒外國成熟的管理經驗,科學地分析、鑒別、選擇出適合我國國情的管理思想、理論和方法,提高我國的管理水平。管理的社會屬性則啟示我們不能全盤照搬國外的做法,必須結合我國實際,學習與創新相結合,因地製宜,堅持“以我為主,博采眾長,融合提煉,自成一家”的原則,逐步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
(二) 管理的科學性和藝術性
1.管理的科學性科學是反映自然社會和思維等客觀規律的知識體係,管理的理論是由一係列概念、原理、方法和原則構成的知識體係,體現了管理活動的科學性。管理活動具有其內在的、共同的規律性,具有普遍適用的一般性原則;管理活動是一項專門的業務活動,必須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才能有效進行。管理活動的科學性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動中遵循管理的原理及原則,按照管理的客觀規律解決管理中的實際問題的行為活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