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水微量元素(1 / 1)

海水微量元素指海水中濃度等於或低於1毫克/升的元素。除海水常量元素、營養元素、溶解氣體外,其餘通稱為海水微量元素。

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分成和形成

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很低,廣泛地參加海洋的生物化學循環和地球化學循環,微量金屬元素在海水中的存在形態有3類:(1)溶解態;(2)膠態;(3)懸浮態。溶解態又分成4種形式:(1)自由金屬離子;(2)無機離子對和無機絡合物;(3)有機絡合物和螯合物;(4)結合在高分子有機物質上,微量元素的形態、平衡和轉移的機理等,在海洋化學中很重要,因此近年來受到重視,特別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由於提出海洋重金屬的汙染問題,研究工作正在深入進行。

海水中的微量元素處於動態平衡狀態,是由岩石的風化作用而被河水及其他途徑帶入海洋,在海洋中又通過生物、物理化學及地質過程遷移至海底,使其在海洋中的濃度屬於相對穩定的狀態。但由於工業的發展,礦物的開采,加大了微量元素向海洋的輸送量,假如輸送的速率大於海洋自然平衡的速率,就會使這些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增高,一些有毒的重金屬對海洋造成汙染,影響海洋生物的生態平衡,從而對人類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