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底地貌(1 / 1)

如同陸地上一樣,海底世界有高山,有平原,還有深溝峽穀。這個世界並不像人們所想像的或是像表麵看起來那樣平緩和寧靜,相反卻是地球上最活躍最動蕩不安的地帶。地震火山活動頻繁,形成高山峻嶺,隻不過一切都掩蓋在海水之下進行而已。

海底地形與陸地一樣,有山嶺、高原、盆地、丘陵等形態。海底地貌按洋底起伏的形態特征,大致可分為大陸架、大陸坡和大洋底三部分。大陸架是指陸地向海洋延伸的平淺海底。大陸坡是大陸架

與深海底之間較陡的陡坡。大洋底是海洋主要部分,有海嶺、海脊、海底高原等正地形;也有海溝、海槽、深海盆地等負地形。

海盆:大洋的主體部分。洋底下凹並為海嶺或海底隆起所分割的盆地。麵積大,外形呈圓形或橢圓形,底部較平坦,深度3000—6000米(大多為4000—5000米)。覆蓋著深海沉積,以化學沉積和生物沉積為主。

海底山脈:又稱“海脊”或“海嶺”。深海底部狹長綿亙的高地。長度可達上萬公裏,寬1000—3000公裏,高2000—4000米。個別山峰出露水麵成為島嶼,如此大西洋的亞速爾群島,南大西洋的阿森鬆島等。大西洋中央海底山脈,縱貫南北,山脈走向與大洋輪廓一致,呈S形。太平洋海嶺分布在中部,南北綿延1萬公裏以上。印度洋海嶺分布呈人字形。

海溝:大洋中水深超過6000米的狹長陷落地帶。長可達數千公裏,寬一般在百公裏左右,兩側坡度陡急。海溝常與海嶺相伴分布。海嶺出露水麵成為島嶼,在太平洋西部和北部,一係列島嶼呈弧形,成島弧。海溝一般在島弧的凸麵,鄰近大陸沿海山脈或緊靠島嶼,大洋的邊緣上。海溝多數分布在太平洋,尤以西海岸最著名。世界上最深海溝是西太平洋馬裏亞納群島東南側的馬裏亞納海溝,深達11034米,長2550公裏,平均寬度70公裏。海溝分布地區是地殼最不穩定地帶,火山、地震頻繁。象山港在浙江省象山縣以北,自東北向西南,伸入陸地內部,長約50公裏,寬僅6公裏。港外有六橫島為屏障,形勢險要,為優良港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