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岩石是指在海底或洋底固結了的堅硬的岩石,它往往處在鬆散或鬆軟的海底沉積物之下。在漫長的地質時期,遠古時期的沉積物,通過自然壓實、高溫作用會變成堅硬的岩石。海底和洋底由於受不同的地殼運動和成岩環境的影響,會產生多種多樣的岩石。因此,海底岩石的種類繁多。
海底沉積岩
大洋的沉積岩,是大洋沉積物凝結硬化而成的。據海洋地質學家的廣泛調查,它們最老的不會超過距今2億年,在地質年代稱為中生代早期。這比大陸上的沉積岩年齡短幾億年至十多億年。一般來說,離大陸近的,沉積岩的厚度厚,年齡也老,遠離大陸的海下沉積岩較薄,也較年輕。這些沉積岩有礫岩、砂岩、頁岩、泥質岩、石灰岩和生物礁灰岩等。我國南沙考察隊在永暑礁於1990年和1994年先後進行鑽探,在17米以下至400多米都鑽取到珊瑚灰岩和生物沙礫岩等。
海底岩漿岩
地殼運動,海底擴張,板塊碰撞和俯衝以及斷裂等作用,使地幔深處的岩漿噴發,形成岩漿岩。它主要分布在大洋和海底的張裂帶,如大洋中脊,海底裂穀等處。一般新生洋殼的岩石是拉斑玄武岩,偶然也會有堿性玄武岩、粗麵岩和流紋岩等。海底的岩漿岩,以洋中脊、岩漿噴溢的裂穀上的地質年齡較年輕,遠離洋中脊和裂穀的岩漿岩的地質年齡較老。
海底變質岩
變質岩就是原來的沉積岩或岩漿岩經過地殼運動,在高溫高壓的影響下,引起性質上的變化而形成的岩石。在高壓低溫與低壓高溫的不同作用下,會形成不同的變質岩。在高壓低溫下形成藍片岩,即藍色片岩,又叫藍閃石片岩。在海溝靠大陸的一側,可以找到這種變質岩。在低壓高溫下形成片麻岩。它受上升的高溫岩漿的影響而成。當它於深層侵入岩一起在高溫低壓下,會成為混合片麻岩。在地殼運動的板塊碰撞的俯衝帶上出現。在板塊俯衝過程中,把不同的岩石經過擠壓攪拌,破壞穿插,相互混雜在一起,成為雜亂無章的混雜岩。海溝是板塊俯衝的地帶,因此在海溝會找到混雜岩。因大陸架原是大陸的一部分,它的海底岩石與大陸岩石沒有什麼區別。在海邊的潮間帶,在鈣質生物較豐富的岸灘,產生較年輕的岩石——海灘岩,它是在幾千年內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