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要敢於刀頭上舔血。
——胡雪岩
商者四德,智仁勇信,四者缺一不可。而“勇”,又是其他三者的頂梁柱。商業經營中,常有珍貴的商機出現,等待人們挖掘,然而機遇同時也伴隨著風險,機遇越好,風險越大。商機稍縱即逝,到底要不要抓住機會,同時承擔風險,這就要求決斷者具有當機立斷的勇氣。
勇就是決斷,對廣大商人來說,關鍵時刻,常因一念之差,出入甚大。所以,是否敢拍板定奪,決定著一筆生意的成敗。特別是大部分資金積壓於一處時,隻要調度不當,常遭傾家蕩產之災。商人多慮,若不能佐以多勇,猶豫輾轉,且不說勞心勞力,耽誤時機,光是這種工作方式,也會讓雇員、合作者對於其本人大為擔心。商人的勇毅不存,商業上開拓的銳氣就會被抹殺,局麵也就可能常常徘徊不前。
胡雪岩能以白手起家而至一代豪富,其間重要的在於他把握了清末亂世這個時代的許多機遇。他是商場上的勇者,他曾說:“商人圖利,隻要劃得來,刀頭上的血也要舔。”他能在別人眼中充滿危險的地方發現商機之所在,不畏風險,當機立斷。他的經營生涯中充滿了這樣的例子。
胡雪岩辦“錢莊”,在太平天國失敗以後,通過接受太平天國兵將的存款來融資的舉動,就冒著極大的風險。
胡雪岩做出吸收太平軍兵將存款的決策,自然有他自己細致的考慮,首先是這一舉措的確有它的可行性。太平軍占領江南富庶之地已曆數年,他們中的許多人一定從各種來路積蓄了不少的私財。如今太平軍敗局已定,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開始暗地裏盤算著如何逃過這場災難。對於太平軍兵將來說,這個時候是保命容易保財難,而他們隻要保住財產,逃過這場劫難之後,風頭一過,局勢一定,後半輩子也就可以衣食無憂。這些人的財產當然是變成現銀存到錢莊裏最安全。
但是,不用說,接受逃亡太平軍兵將隱藏私產存到錢莊的錢款,風險也是存在的。其風險有二:
第一,按朝廷律例,如太平天國兵將的家財私產便是“逆財”、“逆產”,按理不得隱匿。接受逆產,私為隱匿,隻要查出,很有可能被安上助“逆”助“賊”的罪名,與那些太平軍逃亡兵將一同治罪。胡雪岩剛剛經營起來的錢莊生意與社會地位,很可能會隨之毀於一旦。
第二,太平軍逃亡兵將的財產既是“逆財”“逆產”,抄沒入公則是必定的,被抄的人如果有私產寄存他處,照例也要追查。接受這些人的存款,如果官府來追,則不敢不報。雖然官軍中不乏貪財枉法之輩,自己搜刮太平軍兵將能夠逃過官府抄沒家產的追查,但盡管如此,也決不能徹底排除有些人要一查到底的可能。這樣,一旦查出,就算不被安上接受“逆產”的罪名一同治罪,存款也必被官府沒收。按錢莊的規定,風平浪靜之後有人來取這筆存款,錢莊也必須照付,如此一來,錢莊不但血本無歸,而且還要“吃倒賬”。
有這兩層風險,接受太平軍逃亡兵將的存款,也就的確有點類似刀頭上去舔血了。但是這筆“買賣”風險大獲利也大,因為這樣的存款不必計付利息,等於是人家白白送錢給你去賺錢。因而胡雪岩依舊決定做,這就是他勇毅的體現。
結果證實胡雪岩的判斷勝利了。這筆太平軍的存款大大地增強了錢莊的實力,使得胡雪岩的事業又上了一個台階。
“敢於刀頭上舔血”,這確實是一個希望獲得大成功的商人所必備素質。這裏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沒有風險的生意人人會做,利潤均沾,要在同行同業中出類拔萃確實是難之又難,弄得再好,大致上也不過隻是保 本微利,混個糊口而已,用胡雪岩的話說,是“不冒風險的生意人人會做,如何能夠出頭?”從某種意義上說,實際上所有能夠帶來滾滾財源的機會,都會包含有風險的成分,就如胡雪岩要學山西票號借款給那些調補升遷的官員,表麵看來似乎沒什麼風險,而事實上仍然擔著風險,那些新官上任,也許在到官途中或到官不久就出了事,比如病死,比如丟官,兵荒馬亂之中,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要是這樣,借出去的錢也可能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