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不才不被胡雪岩重用,可能就很難有什麼作為。胡雪岩如果以常人的眼光看待,認為他一無是處,也難有“胡慶餘堂”的輝煌。取人之長,這是胡雪岩在用人上的一條重要原則。一個沒有缺點的人,也不會有什麼優點可言。一個人人棄之不用的敗家子,胡雪岩卻用獨到的眼光看到他優秀的一麵,加以重用,使無用之人成為一個人人稱讚的人才。胡雪岩身邊的人才大多都是常人眼中的“異人”,世人眼中的平庸無能之人,經胡雪岩之手後,人人又都成為世人眼中的能人,非同一般的人物。原本是一個以擺渡糊口的下層社會中最普通尋常的老張一家,胡雪岩看到他們對蠶絲很是懂行,就讓他幫助做絲行生意,後來絲行也成為胡雪岩最主要的產業之一。胡雪岩能變廢為寶,化腐朽為神奇,原因在於他取人之長,不求完人的胸懷。
用人多想其長,人皆可為才
也許是造化弄人,有作為的人大多都是優缺點並存。“人有過世之才,必有遺世之累。”有才能的人往往也被人稱為怪人,就是有不好的一麵,難被人們接受。不過,世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人,看起來沒有任何缺點的人,那才最讓人懷疑。如果總是用完美的眼光來求人,有一點缺點就揪住不放,常常會“失士而亡國”。太過於求全責備,則會使良才無用武之地,而小人趁機當道。
很多企業發出“招聘難,招聘人才更難”的無奈。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而且21世紀的競爭又是人才的競爭,所以各個企業都是不遺餘力地“搶奪”人才高地,希望能讓世人眼中的人才為自己所用。然而,在招人方麵,卻招了一批走一批。雖然,盡如人意的人才並不是太多,但企業也應該反過來想一下,為什麼找不到自己所需的人才,真的是人人都不是可用之人?
著名的美國管理學者杜拉克曾說:“高明的管理者擇人任事和升遷,都是以一個人能做些什麼為基礎。所以,我的用人原則是不在於看一個人不能幹什麼,而在於看一個人能幹什麼,從而發揮他的長處。”如果隻看到他人的短處,而看不到人家的長處,也就沒有人可以用了。如果能夠多看長處,使人盡其才,肯定會人才濟濟,歡聚一堂,使世人皆為我所用。
凡成大事之人,大都是用才高手,善於揚別人長處,而避開其短處。成就一世偉業的拿破侖有個部下做事缺乏果斷,這在決定生死的戰場上很不適合做指揮,但拿破侖卻認為他善於看地圖,熟悉一切搜索方法,並且對於最複雜的軍隊調動很是內行。對於一向喜歡自作主張的自己而言,是最合適的參謀長。後來在實踐中也證明了拿破侖的用人是完全正確的。
而很多企業在選用員工時,總是認為這個人沒學曆,那個人沒經曆,不是太過呆板,就是太過活潑。看來看去,沒有一個讓自己滿意的,最好是學曆是哈佛,經曆是在世界500強當過經理,既果斷幹練又開朗大方的人才才能入他法眼。其實隻要能用人之長,而容人之短,人人都是可用之才。
小林是一家公司的經理,有一次,董事長夫人給他打電話說請他幫忙,有一親戚想找一份工作,他哪有不願之理?可人過來沒幾天,就讓小林苦不堪言。來人是屬於很老實的那種,整天是什麼都不說,同事和他打招呼,他也是憨厚地笑笑,不會說話,看起來很愚笨。雖然遵守公司的一切製度,讓做什麼也是積極去做,但不愛講話,也不會向別人請教,工作總是不能準時完成,並且質量也很差。
對此,小林卻不能讓他走人,畢竟答應了董事長夫人。小林不知道能讓他做什麼,讓他閑著,照拿工資,公司的其他員工一定會有意見,這對公司的管理實在不利。給他換了幾個崗位,但因人太木訥,又不向人請教,工作常常做得很糟糕。
幾次過後,小林也很灰心。這時單位在建工地的主管打來電話說“看倉庫的人又天天見不到人了!”小林更是心煩,因看倉庫工作太枯燥,換了幾個人,都是不能盡忠職守。這次派去的還不到一個星期,又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常常不在倉庫,而是經常跑出去找人聊天。
正當小林發愁之際,忽然想到了他。小林想:“沒辦法,就派這個‘閑人’過去再說。”原本是無奈的選擇,可過了半個月,工地的主管打電話給小林說:“你這次選的人可真是不錯,每天都是盡職盡責,倉庫裏材料之類的東西再沒丟過!”小林放下電話,感到不可思議,不過又一想,天天對著倉庫裏的材料,不用說話,人又誠實、守職,正好發揮其長處。小林又暗自笑了,這不正是天天提倡的用人之道“用人要用其長”嗎?可見多想想人之長處,每個人都是可用之才。
一個人人眼中的木訥愚笨之人最終也有其最佳的工作崗位,還有什麼不可用之人?每個人是各有所長,而生活中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隻要利用各人其長,將其放在合適的崗位上,沒有無用之人。一個人的缺點也許正是他的優點,一個人的優點也可能正是他致命的缺點。所有事物都是相對的,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關鍵是用人者如何使用。用人多用其長,就不會認為人才難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