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憲梓一番義正詞嚴之後,令原本氣勢洶洶的叔公頓時啞口無言,但是,倘若任由怒火信馬由韁,原本已有的勝勢就很有可能會稍縱即逝。於是,曾憲梓又是一番有理有據地擺事實、講道理,還不失時機地為叔父找台階。
“叔父僅憑自己的勞動與智慧,就能建立起像今天這樣龐大的事業,自然是叔父的能耐,這也是我打心眼裏佩服的。叔父現在大可不必為了財產的事絞盡腦汁,你是我的叔父,有話就說話,喊一個小孩把我叫來就可以了。”
就這樣,一場爭吵化解了,也讓叔父對曾憲梓另眼相看。
曾憲梓深知雙方不可鬧僵,否則,自己就等於是在樹敵,更何況還是長輩。另外,他也知道叔父隻身一人於異國他鄉有了現在的財富和名望,自然有其不凡之處。所以在進行了一番反駁之後,話自然就軟了下來,由原先的“黑臉”變成了“紅臉”。他的一番話不僅肯定了叔父的本事,也表明了自己對叔父的敬佩,巧妙地拉近了兩代人之間的距離,令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化為烏有。
曾憲梓在家庭糾紛中所表現出來的紅黑臉相間的功夫也同樣在他的人際交往中運用自如,所以他在商場中輝煌的成就也是得益於此的。所以,想要在成功路上如魚得水,就一定要學習曾憲梓這種紅臉與黑臉的智慧之學。
正所謂“旅行靠旅伴,處世靠人情”,可見,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平坦、順利,就千萬不可做“壞人”,即使非做不可,也要做得巧妙,把“壞人”的頭銜安到別人的頭上。這樣一來,就會免去很多麻煩。
胡雪岩在商場上也是身經百戰之人,自然有著不同常人的處世之道,也正是因為他的這種技巧,才能在商場上經久不息。他的“好人我做,壞人別人去做”的方法更是令人欽佩的處世高招。
5.險中求勝,尋找成功的捷徑
“功成名就是每個人的理想,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有所成就。其實,成功的人除了要有堅強的毅力和果敢的行動之外,更要有敏銳的眼光,能夠抓住人生中的每個機遇,即使是艱險的,也能夠於險中求勝,獲得最後的成功。
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條,總有一條最近的路能夠到達成功的終點,可是,捷徑之路往往也是最為艱難的,但是,絕不能因此而退縮,而要排除萬難、勇敢麵對,直至到達成功的彼岸。
冒險走捷徑
胡雪岩作為一個錢莊老板,在做好本業的基礎上還要做蠶絲生意銷“洋莊”,而後又想開藥店,這種四麵出擊、不斷為自己廣開財源的生意之道實在是令人歎服。其實,做生意最忌死守一方天地,隻有廣開財路才能使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掙錢。正如胡雪岩所說,做生意就要做得活絡,當然,這些生意之道是要具備一定的冒險精神的。
在商業的經營中,錢可生錢,有了一定量的錢之後,如果可以有效地調配運用,便可獲得更多的錢,而且,如何合理的運用、調配已有的金錢,也是對一個商人之才幹和智慧最好的綜合考驗。然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使是一個能力再強的經營者,如果沒有錢可以支配,那麼,所有的一切都將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所以,要想以最短的時間賺得最多的錢,就要去尋找捷徑。
中國傳統商人雖然有以“一文錢創天下”的誌向,但是,完全靠自己從一文錢慢慢積累,這樣的發家過程過於漫長而且有可能根本無法完成最基本的資本積累。所以,跳過最初資金積累階段,而直接由借貸、負債經營入手,便成了像胡雪岩這樣的經營高手的成功捷徑。
胡雪岩創業之初所動用的大部分資金並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借來的。在第一筆生絲生意交割之後,胡雪岩便開始藥店和典當行的經營,但是,他沒有足夠的資金。雖說第一筆生絲生意賺了些錢,但是把該付的錢付出去之後,基本上分文不剩,甚至還有萬兩把銀子的虧空。在這種缺少資金的情況下,胡雪岩卻又要去實行這樣兩個大的“項目”,實在是讓人驚訝,就連十分欽佩他的尤五和古應春也對此提出了質疑,認為他現有的錢莊和生絲都是需要大量本錢的生意,根本沒有餘錢去開藥店和典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