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4,分差拉開到了7分。
這一球,李良站在弧頂的位置,傑克遜本來有機會去補防科比的。
但他寧願去盯李良,也沒有去補科比,這讓李良心中有了警惕。
“難道說,我的防守吸引力,已經比科比還要強大了?”李良還美呢。
你就別沾沾自喜了,你都被盯上了!
接著,馬刺再度進攻不中,湖人反擊也沒有命中,馬刺反擊中,帕克直殺籃下上籃得手。
李良跟著來了兩回折返跑,顯然進攻節奏慢慢被馬刺給帶動起來了。
加索爾在零度角的翻身跳投不中,因為霍華德在內線,他不得不總是用跳投終結進攻。
又是帕克持球的反擊,和鄧肯做了一個假擋拆後,輕鬆命中一個底角中距離。
18:21,馬刺把分差拉進了。
李良對球隊這種跟著馬刺跑的進攻節奏很不滿意,朝著科比吼道:“慢一點,跟著瞎跑啥?”
貼著李良的傑克遜有點懵,怎麼回事,這小子敢吼科比?
而科比還沒回嘴,真的運球慢慢的過半場,然後交球給弧頂的李良,湖人打個陣地進攻。
傑克遜在賽前研究了一下李良的錄像,知道他沒有持球攻的能力,所以直接貼身上去防守。
馬步,半身挺直上貼,雙手往後張,用軀幹去頂李良的軀幹。
這是一對一防守中最討厭的貼身防守方式,壓縮持球人的空間,讓人非常難受。
李良沒想到自己竟受到了這樣的待遇,隻好把球傳回給了科比。
加索爾突然兜到外線,接到科比的傳球後,在45度中距離出手。
馬刺直接放,結果這球進了,*維奇叫了一個暫停。
馬刺陣容略作調整,換下鄧肯、帕克,換上布萊爾,尼爾,打完第一節最後兩分鍾。
暫停回來李良發現,自己真的是被盯上了,傑克遜對他簡直是寸步不離。
這和夏季聯賽時,馬刺用萊納德死盯李良的策略是一樣的,知道他沒有持球攻擊的能力,就是始終放個人在你麵前。
而湖人又不是那種擅長做空手跑位,連續內線雙掩護的球隊,能用戰術給射手跑空間。
湖人從來都是利用超級巨星的防守吸引力,吸引包夾後給射手創造空間的。
這一場,馬刺不論對科比還是霍華德都是不包夾,必要的時候才協防。
李良不僅沒有空位出手三分的機會,當他想要弧頂持球策應的時候,傑克遜就上來貼身防,弄得李良很難受。
上場三分多鍾,李良啥都沒幹,就是防守端摘了一個籃板球。
李良很快意識到,對他來說,這將是一場艱苦的比賽。
角色球員發揮,很多時候依靠隊內核心的承壓。
核心球員頂住了壓力,就能給角色球員發揮空間。
所以,一個角色球員一場比賽拿下20分,和一個核心球員拿下20分,意義是不一樣的。
角色球員用的出手數往往更少,但如果讓兩人的位置交換一下,結果絕對大不同。
李良前幾場的發揮,多少都是建立在科比強大的防守吸引力,以及對手對他的輕視上。
這一場,老辣的馬刺和*維奇開始重視起李良這個點,給李良上起眼藥來。
不僅是這一場,隨著湖人勝利越來越多,關注度越來越高,李良名氣越來越大,研究他的人越來越多,他被針對的次數就會越來越多。
但李良會怕嗎?
我怕個錘子哦!
不就是貼身不給投三分們,沒關係,這樣防守端也相當於廢掉一個協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