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莫過於每個孩子最親最近的人,尤其在中國,他們不僅把自己帶到這個世界上來,更視為掌上明珠,而且從最開始的咿呀學語,到後來的精心撫養,再到上學接受知識,上高等學府進修精研,再到找工作,找媳婦,買房買車,看護下一代等等等等,把自己能提供的,能給予的、情感及能提供的幫助,都無私的讓孩子們得到,認為這是天經地義和理所應當,這種父一輩子一輩的親情就這樣代代相傳下去。
如果要說父與子這兩代有相當大的遺傳,可以說在性格、行為方麵有極大的相似還比較不錯,因為父子的交流從生物學角度可以看成是因共同的基因遺傳密碼而互相認可,很容易產生共同的興趣,成為生活中的朋友,然而,從哲學上講,事物總得一分為二的看待,人類不僅僅是靠遺傳而存在下去,當與生存的氛圍、社會環境、接受的文化知識、遭遇的事情衝突的時候,人類性格基因會產生“突變”,當然,這種不是說真正的基因鏈的突變,而是性格的潛移默化的作用,讓自己逐漸融入到新的環境當中,形成新的認識,簡言之,就是被周圍的環境或者某件事情同化掉了,滋生出另外的一種新的性格或者行為來,不同於以前的,這種情況就叫做變異。所以,人類之所以興旺了這麼多年,正是因為這種自然屬性的存在,讓子輩和父輩之間有了差異,這種差異,在關係一切順利的時候便不會發生相關矛盾,而成為父子之間溝通的小小代溝,但是,如果這種差異要是非常大,進而會表現在人的身上,讓外人看起來,父子兩人的性格是那麼的迥然不同,這種不同的差異究竟有多大呢,最嚴重的情況可以說是兩個極端。
可是,我們說人相處,性格迥異的很難成為朋友,但如果有了親情這樣一種非同小可的關係呢,又會在這種簡單的關係上增添了一種神秘色彩,讓人有時候甚至是很多時候,都難以決定,這便是我們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一個故事,說是故事,其實也非真正的故事,因為他的存在,就是我們身邊的真事,我們往往在讀故事的時候,忽略了其真實性,總認為它有一種作者強加給你的意思表達其中,或者說是作者想讓你感覺到什麼才在裏麵故意琢磨讀者,讓讀者思考來思考去,最終也是很迷惘,作者的目的就達到了。然而,我與別人不同,今天要寫的,是活生生的生活,這種生活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有人問為什麼,因為它真實。
上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剛剛建立起來,由於連年戰爭,從抗戰到內戰,中國人民長期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國家也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最疲憊的莫過於老百姓了,那些年,社會主義中國雖然是站立起來了,中國人民也站立起來了,可是落後的生產關係成了阻礙新中國前進的最大絆腳石,從那時候起,在毛主席的帶領下,人民緊密團結在以黨中央為中心的周圍,大力發展生產,搞革命運動,集中力量辦大事,運用自身的力量建設著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那一年代的孩子們,生活之艱苦,環境之惡劣,不少孩子都因為念不起書而輟學在家,然而國家真正缺少的是人才,能帶動社會進步,生活提高的人才,隻知道盲目的上綱上線,大搞人海戰術,也沒見取得什麼成效。
但是,也有一些人持不同的觀點,老蘇家便是一戶,要說起這老蘇家,在舊社會也算是書香門第,按族譜排,蘇代年是老蘇家第十代,出生的時候老蘇家雖然經曆了亂世,又趕上中國改朝換代的形式,所以給長孫取名代年,意思是開天辟地遇到不同年代的意思,完全是吉兆,老蘇家一直這麼以詩書傳世,育人必授其當代的知識,在家飽讀詩書的他,長得也十分的白淨,一看就是讀書人的模樣,解放以後,就逐步參與到人民群眾的洪流當中了,這期間,他仍然不忘學習各種技術,鑽研各種書籍,無論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加之自己勤奮努力,又肯幹肯鑽,在工作中逐漸取得了很多成績,成了人們心目中的積極分子,參加工作後,從普通的工人逐步提拔為組長,陸續升到了車間副主任等等,逐漸在走向重要的領導崗位,是領導培養的好苗子,這時候的蘇代年,已經成為了人們眼中的“明星”,正在這時,蘇代年這個人們眼中的傻小子,還收獲了一份更讓人羨慕的“愛情”,要說起來這還是一段不錯的因緣,在那個年代,知識分子很多,是人們眼中相當不錯的榜樣,起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同來廠子裏的還有許許多多的女知識分子,這裏麵當然要數來自上海的王佳慧了,她不僅出身於高幹家庭,而且也是勤學苦練才考上大學的,有相當的真本事,要說長得模樣,也夠俊俏,畢竟是南方人嘛,長得還是比較細膩的,長了一張江南女子那種玲瓏有致的臉龐,說起話來細聲慢氣的,很是讓廠裏的男職工想保護的感覺,但是,美中不足有一點,這也是大家一直傳來傳去的一種說法,條件太高,又自戀又清高,所以許許多多的男人都與之失之交臂,這樣一來,即便再好看的女人,一經歲月的折磨,也很難再回複到以前的模樣,鬧著鬧著,成了廠子裏歲數大的剩女,可是自己還是很清高的樣子,依舊矜持不放,這樣也就耽擱了下來,但她不僅不注意到自己已經如此,反而在組織的鼓勵下,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無限的工作中去,也逐漸成為了科室中的骨幹,遇到重大問題,無論工人還是幹部,都會首先找到佳慧去解決,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從王佳慧的耳朵裏,她也偶爾聽說過別人的談論,說自己單位裏有個不錯的小夥子,正在一路直上,許多姑娘對他都投去了愛情的信號彈,但是始終沒有成功,她對這種消息也隻是聽聽而已,聽過即忘,自己繼續忙於自己的工作,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她其實在心裏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對另一半的想法,每一個少女都有自己心裏懵懂的時候,不過,由於過嚴的家庭教育,在心裏已經抹殺了她那份追逐自由戀愛的感覺,在那個年代,不是隨隨便便能夠自己認識到結婚生子的,人們的觀念相對比較封鎖,生活又處在困難當中,先顧好溫飽已經很不錯了,還哪管的了這麼多,所以至今還保持著這樣一顆純真少女的心。一次廠裏的大會,竟然讓兩個人之間產生某種可能,那是又一次的動員大會,全廠為了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提速生產,讓先進的同誌們給大家講解作報告,起到模範帶頭作用,把廠子裏的生產整個搞上來,蘇代年和王佳慧兩個人分別作為一車間和三車間的領導幹部,參加了此次大會,其中兩個人分別作了相對於自己怎麼怎麼幹,怎麼學習的經驗和經曆,贏得了大家熱烈的鼓掌和歡迎,有人甚至說“這要是兩口子就好了”,也正是在這次動員大會上,王佳慧第一次看到了蘇代年的樣子,了解到在這樣偌大的一個單位裏,竟然也有這樣一位風華正茂的青年,對一車間這位領導同誌也是刮目相看,他不僅工作認真,群眾基礎好,而且作報告也極度認真,每一個細枝末節都講的特別的清晰,讓人就好像身臨其境一樣,台下的不少女同誌已經為之心馳神往,用這個年代的詞彙來說,人不僅工作好,技術棒,而且人長得“帥”,每一次掌聲,都像春雷一般,聲聲雷動了這顆少女的心,當然,在那個年代去考慮這種暗戀的事情,說出來是很丟人的,人們彼此都不好意思,但是確實是給人帶來的衝擊讓人非常想去接觸一下這位“才子”蘇代年,通過這次大會,王佳慧也深深認識到這個人應該在自己的思想範圍內,應該更深入的接觸一下,自己對自己有了那麼一點點的默認和許可,可是動員大會很快也很慢的就做完了,每個人和往常一樣,有些人真是來吸取經驗,而有些人是來湊合應付事情,但是對於王佳慧來說,這可是個認識人的好機會,她回去之後輾轉反側,加之宿舍的李翠蓮又在熄燈以後對她說道:“佳慧,今天作報告的那個小夥子真不錯,我看你倆挺般配的,要不你去試試,我嘛,是沒戲了,要是我,我肯定現在就開始寫情書嘍!”惹得宿舍裏少女們都嗬嗬的笑了起來,整個宿舍成了歡樂的海洋,王佳慧也抿抿嘴笑了笑,可是她自己清楚,就這年齡,人家正在扶搖直上的小夥子,能同意找這麼一個比他大好幾歲的人嗎,在想想平時的自己,可不是這種樣子人,幹什麼都利利索索,從學習到工作,都是老師和領導眼裏的紅人,一直是佼佼者,非常輕鬆的蔑視其他人,可是今天卻令自己砰然心動,難道自己真的要融在別人的懷抱裏嗎,自己真的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了嗎,長輩的教導,領導的鼓勵,都努力讓自己成為工作上的一個強人,可是可是可是,自己卻真的對那個蘇代年過目不忘,在宿舍熄燈後,她絲毫還是沒有困意,接著窗外明亮的月光,她看著天上的星星,多麼浪漫的時刻在現在人看來,可是這個時刻要是有愛人能陪伴在自己的身邊就更好了,那個年代,裹住的是自己真正的感情,不允許也不讓自己有絲毫的暴露,少女的心是如此的難以讓人猜測,從未讓自己有過這麼多的考慮,該怎麼辦呢,她看著星星逐漸眼睛迷糊了,好像出現了一個人,他在和自己打招呼,滿臉笑容的看著自己,她情不自禁的走了過去,輕風吹動了她那條紅底白花的裙子,她輕輕挽住他的肩膀,沒有絲毫的羞愧,竟然那麼的自然,兩個人相攜相伴,走在月光灑滿的水泥路上,夜靜悄悄的,時不時還吹來一點風,擺弄著婀娜多姿的楊柳,弄得地麵樹影婆娑,兩個人找到一條幹淨的長板凳,一塊坐到上麵,他的手搭在自己肩膀上,頭互相依偎著,看著如玉盤似的月亮,慢慢的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