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未來的太空製藥廠(2 / 2)

航天飛機投入正式使用之後,美國和西歐的一些工業公司計劃在航天飛機攜帶的空間實驗室上進一步進行電泳技術試驗。試驗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從血漿中分離出激素、酶和蛋白質。美國一位從事空間生物製品研究的專家威斯指出,在空間中利用電泳技術生產血漿蛋白的效率要比地球上的高700倍。

在太空製藥廠裏製取骨膠原也是大有可為的。這種骨膠原是形成肌腱、神經、皮膚、骨骼和血管的基礎。從人體組織中提取或複製的骨膠原,可以作為治療創傷或燒傷的人造皮膚和人造角膜或有助於進行心血管和整形手術的其他薄膜。目前美國巴蒂爾實驗室正在研究骨膠原的製造工藝。但在地球上,這種骨膠原是很難生產的,特別是在複製過程中由於重力的作用,蛋白質纖維容易固著,從而導致骨膠原的凝膠體成為一種質量不均勻的結構。而在空間的失重條件下卻很容易製取質量極優的骨膠原。巴蒂爾實驗室的專家K·休斯認為,在空間製取的優質骨膠原每磅價值可達10萬至1000萬美元,比黃金要貴若幹倍!

這一切至少可以說明,在空間發展製藥業或生物製品業的前景是激動人心的,也是十分迷人的。疫苗製品的生產,人體細胞和白蛋白的提純和製造,紅血細胞生成素的製備,各種激素或酶的生產,白細胞或紅細胞的分離和培養等,都可能發展成為一種有萬利可圖的行業。有人估計,僅就疫苗一項,每年可能得到的經濟收益將超過15億美元。因此空間製藥業和生物製品業將在未來的空間工業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也將是未來太空城優先考慮的發展項目之一。一旦太空城經營的製藥廠或生物製品投入正式生產,每年將有大量的特效藥物或貴重的生物製品向地球出口,銷往世界各地。可以想象,地球上有一些人得了“不治之症”以後,服用了來自天堂裏的靈“丹”妙“藥”而得以起死回生的時候,他們當然不會忘記,拯救他們的“救世生”原來就是遷居太空城的地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