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空間技術與航天事業的發展,科學家們開始著手建立太空製藥廠。
由於空間軌道不存在地心引力,因此,太空製藥廠可以生產出某些地球上難以生產的藥物。
從1960年到1969年,美國曾先後發射了三顆生物衛星,並在第二顆生物衛星上進行了“電泳試驗”。專門用於分離蛋白質。1971年和1972年,“阿波羅”14、16號兩艘載人宇宙飛船相繼上天,一係列的空間電泳試驗,終於獲得成功。此後,在美國和前蘇聯聯合發射的一顆衛星上,又進行了進一步的科學實驗,結果分離出一種“尿激酶”,這就是人類在太空中生產出的第一種藥物。
尿激酶是由人尿或人類腎髒組織培養製得的,是一種新的特效活血栓藥物,可消除由靜脈炎和心髒病變等引起的血栓,並用於治療血栓梗塞性疾病,以及因纖維蛋白沉澱引起的各種疾病,如腦血栓症、急性心肌梗塞症、周身血管和視網膜血管閉塞症等。目前又進一步應用於人工髒器、髒器移植和顯微外科手術等。此外,它還能增強免疫力,可激活殺滅腫瘤細胞的溶酶體,從而成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抗癌劑。
1985年,美國專家和製藥廠商共同設計了第一家太空製藥廠。該製藥廠裝在飛船艙內,其重量為2270千克,包括24個小車間。美國科學家認為這種生產方法,不僅產品具有無可比擬的高純度,而且產品價格便宜。
目前宇宙製藥廠已試製成功30多種基質。第一個從事太空製藥研究的美國專家吉姆·羅斯斷言,在20世紀末將從太空中獲得上百種藥物,特別是以下幾種產品:
抗血友病基質——其作用與尿激酶恰好相反。用常規所得到的該基質純度很差,患者服用後往往引起變態反應,而太空藥廠生產的這種基質則可克服以上缺陷。
幹擾素——這是一種糖蛋白,可抗病毒感染,也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太空製藥廠所提供的這種產品純度遠比地麵上生產的高。
抗胰蛋白酶υ蛋白——這種藥物對肺氣腫和肺泡腫脹有效。
β細胞——這是胰腺分泌的一種細胞,是治療糖尿病的良藥。
愈合藥——目前對嚴重的跌傷和燒傷治療,都使用從動物胎兒中提出的血清。但如果用控製真皮生長的蛋白質會更有效,它是由人體頜下腺分泌的。這種藥物的純度要求異常高,必須在太空中製造。
促進紅血球蛋白增生的蛋白質——這是一種治療貧血的珍貴良藥,並能減少輸血量。這種藥同樣要求極高的純度。
太空製藥廠建成後,宇宙飛船每年必須至少兩次向工廠提供能源補給。科學家們正研究不使用來自地球上的能源,而使它們與軌道上的太陽能中心相連接,從而太空製藥廠將是軌道太陽能中心的第一個能源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