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處世識人學(2)(1 / 3)

同時,腦筋比較靈光的人,很善於利用比喻,也擅長於“頂嘴”,有說服力,談起話來井然有序,簡直是無懈可擊,他說話相當冗長,然而,絕對不是在說廢話,盡可能選擇恰當的言詞,考慮順序,強調主旨,耐心地說明,最後才提出自己的結論。

不過,他絕不會以斷然的口吻說活,隻會說:“我自已的想法是這樣……”,因此,總會給人一種思慮很周到以及用詞很典雅的印象,如此看來,善於言談者似乎是內向型的人,因為他不會擅自下結論,同時也不會強迫對方同意。

外向型的人應答很快,簡單扼要,但是有急於提出結論之嫌。總而言之,他十分急躁,一旦聽得煩不勝煩時,他就會以敷衍的口吻說:“好啦!我懂!我懂!”

內向型的人不會輕易地同意別人的說法,也不容易被說服,他更不會盲目地附和對方,而是一直堅持自己的想法,隻是不會明顯地說出來罷了。

正因為如此,一般人不容易看到他的內心,說他狡猾也不為過。

寒暄、問候,以及禮儀等方麵的待人態度、舉止等,各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方式。那種微妙的不同處,在初次見麵時就會叫人感受到“人格”的差異。其實除了這點以外,又可以借此判斷對方的性格。

以下,就針對待人接物的態度,以及動作舉止方麵,具體列出外向型以及內向型的特征和差異。

很慎重,但是不靈活的內向型

某些內向型人首次會見尊長時,會感到非常緊張,如果是有介紹者同席的場合,情形將更糟糕。尤其是怕見陌生人的內向型之人,初見麵時尷尬萬分,使氣氛更為緊張起來;跟尊長寒暄時,要麼言詞生硬,給人一種唐突的感覺,要麼說起話來支支吾吾令人不知所雲。而且在自我介紹以後,久久不能把自己的意圖說出來。就算對方叫他坐下,兩個人相對時,他也不會主動地打開話匣子,坐在那兒忸怩不安,一旦開始進入正題時,開頭語會拖得出奇的冗長,又喜歡仔細考慮以後,方才說出口,以致在進入“正題”以前,耗費了很長的時間。

但一般說來,內向型的人對他人彬彬有禮,寒暄時也非常慎重,雖然在態度方麵會給人一種“太講究”的印象,不過,他的姿勢始終很正確,一點也不至於走樣,他很端莊地坐著,舉止很有分寸,始終很少開口,絕對不說出多餘的話。

這種人雖然不輕易開口,一旦開了腔,我們就會發覺他所說的話,事前已經整理過,頗有條理,隻是重複好幾遍,太過謹慎了些。

他能夠在無意識之間,跟對方保持一定的距離交談。由於他害怕會說錯話,因而表現變得生澀,不外是自我防衛意識在發生作用的緣故,因為他擔心不正確地描述一件事情,會遭到他人的誤解。

這種意識愈強烈的人,愈會跟對方保持一段距離坐著,始終能夠保持良好的姿勢。

夠帥氣,但是裝模作樣的攻擊性內向型

同樣是內向型,有一種人看起來夠帥氣,頗有人緣,動作舉止很像外向型的人,那就是——兼有社會性外向型的攻擊性內向型。他們在思考方麵屬於內向型,表麵看來開朗,內心卻是抑鬱的。

他的招呼很殷勤而慎重,不過態度方麵有些造作,給人一種演戲的印象。他冷靜而沉著,交談時,眼睛稍看著上方。

他喜歡適當地引用數字,交談時思路清晰。實際上,這種人多數屬於頭腦明晰者,表現富於機智,且有很強的說服力。逢到對方點頭時,他就會以自己的視線配合對方,麵容上充滿了笑意,然而,那並非明朗而磊落的笑臉上,隻有稍微造作的微笑,始終不會發出笑聲。

如果對方地位比他高,他就會很高明地裝出附和的、或者討好的笑臉。假如對方跟他的地位相仿,或者地位比他低的話,他就會擺出自大而嘲諷的態度。

他很會批評別人,觀察事物的眼光非常敏銳,尤其是最會挑他人的缺點。他很少去讚揚他人,倒是時常在找別人的缺點。他損人的手法很高明,喜歡采取兜圈子的表現方式,但是用意不夠善良。

因為他對別人的警戒心很強烈,不容易暴露出自己的真心,所以,隻有碰到他認為“可以放心”的對象,或者有必要批評對方時才會開口。由此不難看出他的猜疑心有多大,為人有多麼的狡猾。

這種攻擊性的人物,在批評一個人時,喜歡指手畫腳,“演技”高人一等。

乍看之下,他似乎是外向型的人物,然而,在他那種彬彬有禮的親密舉止裏,偶爾也可以窺見他冷漠的內心。

巧妙的談話術,並善用手勢的外向型

對於外向型的人來說,跟初識的人交談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因為屬於外向型,就算是初次見麵,他也不怕生,甚至能夠以親密而開放的態度接待對方。

即使在打招呼時,他也會兩眼脈脈含情,以明快的態度表示親熱。在禮節方麵,他也懂得殷勤而誠心地待人,以給人溫暖而明朗的感覺。

如果有介紹者的話,他就會猶如此見到老朋友似的應對,配合著對方講話的節奏,點頭稱“是……是……”如果被介紹給比他地位更高的人物的話,在剛開始時他會顯得很謙卑的樣子,以致聲調偶爾上揚,偶爾也會變得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