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關大王獨赴單刀會》是關漢卿富有獨創性的一部著名曆史劇。關大王指三國時蜀國大將關羽。關羽,字雲長,在我國曆史上是一個被神化了的人物,在宋元時代已被加封為“義勇武安王”。關漢卿在此劇中以非凡的才華和詩人的激情,歌頌了關羽忠貞不渝的信念、英勇豪邁的精神,塑造了關羽大智大勇的形象,但卻沒有蒙上任何宗教的色彩或神秘的迷霧。《單刀會》故事的史實,在史書中記載非常簡略,《三國誌·魯肅傳》中隻有“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俱會。肅因責數羽曰‘國家區區,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軍敗遠來,無以為資故也。今已得益州,既無奉還之意;但求三郡,又不從命’”的記載。關漢卿以這一曆史記載為依據,並汲取宋元評話中的素材,以他那如椽的彩筆,通過關羽過江赴宴身入虎穴和魯肅的一場驚險鬥爭,塑造了關羽這一有血有肉的、鐵骨錚錚的英雄形象。魯肅定下三條妙計,布下殺機請關羽赴宴,關羽明知魯肅為他安排下的並非“待客的筵席”,而是“打鳳牢龍”的圈套、毒人的“巴豆、砒霜”、“殺人的戰場”,但他卻以“大將軍智在孫、吳上”,“豪氣有三千丈”的英雄氣概,偏要單刀赴會,表現了他那雍容鎮定、敢於出生入死的雄偉氣魄和如貫長虹的浩然正氣。
關漢卿之所以如此動情地表現和歌頌關羽對蜀漢忠貞不渝的思想和大智大勇的英雄氣質,反映了他對曆史深沉的感受:通過對曆史英雄關羽的歌頌,反映出中華民族的精神火花,以關羽這種大無畏的精神火花,引導中華民族的靈魂。
在藝術上,《單刀會》大膽地運用鋪墊手法,第一、二折,通過喬玄和司馬徽二人之口,把關羽的蓋世威風和凜然不可侵犯的形象作了盡情的渲染,從而讓關羽在第三折一出場就表現出氣衝霄漢的氣魄,使得在第四折和魯肅尖銳衝突中的關羽形象更加光彩照人。這樣大膽鋪墊的藝術手法,無論在關漢卿的其他劇作,還是在整個元代雜劇中,都是少見的,它突破了一般雜劇的規範,反映了關漢卿藝術上的創造天才。
第三折
(正末扮關公領關平、關興①、周倉上②,雲:)某姓關,名羽,字雲長,蒲州解良人也③。見隨劉玄德為其上將④。自天下三分,形如鼎足:曹操占了中原;孫策占了江東⑤;我哥哥玄德公占了西蜀。著某鎮守荊州⑥,久鎮無虞。我想當初楚漢爭鋒,我漢皇仁義用三傑⑦,霸主⑧英雄憑一勇。三傑者,乃蕭何⑨、韓信⑩、張良;一勇者,喑嗚叱吒,舉鼎拔山。大少七十餘戰,逼霸主自刎烏江。後來高祖登基,傳到如今,國步艱難,一至於此!(唱:)
【中呂粉蝶兒】那時節天下荒荒,恰周、秦早屬了劉、項,分君臣先到鹹陽。一個力拔山,一個量容海,他兩個一時開創。想當日黃閣烏江,一個用了三傑,一個誅了八將。
【醉春風】一個短劍下一身亡,一個靜鞭三下響。祖宗傳授與兒孫,到今日享、享。獻帝又無靠無依,董卓又不仁不義,呂布又一衝一撞。
(雲:)某想當日,俺弟兄三人,在桃園中結義,宰白馬祭天,宰烏牛祭地,不求同日生,隻願同日死。(唱:)
【十二月】那時節兄弟在範陽,兄長在樓桑,關某在蒲州解良,更有諸葛在南陽;一時出英雄四方,結義了皇叔、關、張。
【堯民歌】一年三謁臥龍岡,卻又早鼎分三足漢家邦。俺哥哥稱孤道寡世無雙,我關某匹馬單刀鎮荊襄。長江,今經幾戰場,卻正是後浪摧前浪。
(雲:)孩兒,門首覷者,看甚麼人來。(關平雲:)理會的。(黃文上,雲:)某乃黃文是也。將著這一封請書,來到荊州,請關公赴會。早來到也。左右,報複去:有江下魯子敬,差上將拖地膽黃文,持請書在此。(平雲:)你則在這裏者,等我報複去。(平見正末,雲:)報的父親得知:今有江東魯子敬,差一員首將,持請書來見。(正雲:)著他過來。(平雲:)著你過去哩。(黃文見科。)(正末雲:)兀那廝甚麼人?(黃慌雲:)小將黃文。江東魯子敬,差我下請書在此。(正雲:)你先回去,我隨後便來也。(黃文雲:)我出的這門來。看了關公英雄一相個神道。魯子敬,我替你愁哩!小將是黃文,特來請關公。髯長一尺八,麵如掙棗紅。青龍偃月刀,九九八十一斤;脖子裏著一下,那裏尋黃文?來便吃筵席,不來豆腐酒吃三鍾。(下。)(正末雲:)孩兒,魯子敬請我赴單刀會,走一遭去。(平雲:)父親,他那裏筵無好會,則怕不中麼?(正雲:)不妨事。(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