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1 / 2)

午後的太陽毒辣辣的照射著大地,仿佛要把所有的生物都要烤焦一樣,籬笆院裏的黃土地都已被曬出了裂紋。

王芯甜光著小腳丫子踩在上麵,腳底瞬間便又體會了一次滾燙的滋味,她趕緊回到屋簷下踩在廊前的青石板上麵,這才感覺到一點點涼爽。

今年的氣候很反常,已經很久沒有下雨了,久到已經七八歲的王芯甜也已記不得究竟有多久沒有下過一場雨了。

村裏的老人們都說天幹了這麼久肯定會有一場大雨降臨,地裏的小麥已經快要割完了。

家裏的大人們都在忙著將收割回來的小麥迅速的往脫粒機裏麵塞,想要盡快趕在大雨來臨前把這一年的收成趕緊整理出來,免得被大雨浸泡了的糧食就磨不出上好的麵粉了。

混隆隆的機器聲響遍了整個山穀,王芯甜捂著耳朵和姐姐王思甜一起來到了房屋後廊下的狗窩旁邊。

這個時候也不知道家裏那條大花狗跑哪去了,窩裏的三隻小狗被突然到來的姐妹二人嚇到了,一個個都掙大了眼睛驚恐的望著姐妹二人,好像生怕她二人會在他們的媽媽不在時把它們抓起來痛打一頓似得,姐妹倆人看著狗窩裏三隻可愛的小花狗便都忍不住想要伸手去摸摸他們。

可這個念頭剛在她們的心裏閃過,轉角處便聽到有飛快的腳步聲向這邊跑來,是那隻大花狗回來了。

它看見自己的窩邊蹲著兩個人眼睛直勾勾的望著自己窩裏的小仔,它一個跳躍直接蹦到窩裏去了,將三個小家夥護在了它的身下;然後,它半張著嘴眼睛緊緊盯著姐妹兩個,嘴裏還發出嘶吼聲,仿佛麵前的兩人已不是剛剛給它肉骨頭、給它飯吃跟它追逐玩耍的兩個小主子一樣。

這樣的陣仗以前也有過,那便是它每次生完孩子之後一直到它的孩子們離開它到別人家看家護院之前;其他時候這大花狗對這一大家子人還是很溫順的,尤其是王芯甜。

因為她總是在吃飯的時候,悄悄的趁大人不注意時將碗裏的肥肉扔給它吃,因此便結交了深厚的交情。但是大花狗麵對自己的孩子時卻絕不姑息,或許這就是人們常常罵人時說的“護犢子”吧,嗬嗬!

這個狗窩自打王芯甜記事起便一直在這裏,這個小角落很是避風,是正房和偏房交界的地方,因為偏房比較窄所以便隔出來這樣一個小角落。

夏天時這裏曬不到太陽,而冬天卻可以陽光普照。

因為斜上方有一座房子正好將陽光遮擋住了,這座房子是用黃泥巴築成的,房頂上用黑色的瓦片將黃土牆嚴嚴實實的遮蓋著。這是奶奶養豬的地方。

炎炎夏日,豬圈裏總是會有積水參雜著豬糞便彙成黑黑的髒水在豬圈的角落裏。圈裏的兩頭大肥豬在這樣的烈日下就會在這灘黑水裏避暑。

豬圈上麵是一個雞棚,每到傍晚時候,奶奶總會拿出一大葫蘆瓢苞穀在門前的場地上一邊撒,一遍“咕咕咕”的喚著大小百十來隻雞回來。

這時候所有的雞就像被蠱惑了一樣,不管跑的有多遠,都會飛撲回來爭搶著吃地上的苞穀。

每到這時王芯甜總會用胖胖的小手,美美的抓一大把苞穀學著奶奶的聲音喚著所有的雞來吃;順便,也會教訓一下那隻整天趾高氣揚的漂亮大公雞不讓它吃獨食。每到這時奶奶總會嗔怪王芯甜把其他的小雞都嚇跑了。

雖然是怪她,可奶奶的臉上總掛著一抹笑,那時候的王芯甜還太小不懂奶奶為何會一邊怪她一邊偷偷的笑著,她也不曾多想,直到許多年後她才明白,奶奶臉上的笑,其實是對收獲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