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選擇玩具的底線
大人們在選購玩具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玩具的底線,安全是選擇和使用玩具的底線,由於寶貝的認知水平有限,他們常常不能預見玩具暗藏的危險,甚至大人也不能完全把握好寶貝在操作玩具時可能發生的危險。
所以大人在購買玩具時就要把玩具的安全性考慮充分,寶貝在擺弄玩具時,也不宜脫離大人當然,過分關注玩具的安全性也會妨礙玩具其他功能的發揮。
例如一些生產合格的電動或自動玩具比較安全,但是它們留給寶貝動手探究的空間有限,如果寶貝總是玩這樣的玩具,他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就得不到滿足,那麼他勤於動手和勤於動腦的好習慣就養成得慢一些。
父母給寶寶挑選玩具的四大誤區
1、不注意孩子的年齡段。
不去考慮該玩具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往往是父母認為這個玩具好就給孩子買了。比如,很多父母在孩子沒有長到三歲的時候就給他買三輪車,孩子很快就要長大,索性買大一點的車。什麼階段用什麼車,很多父母把三歲以前的玩具需求忽略了。
2、不會利用玩具訓練孩子的能力。
玩具能讓孩子靜下心來思考與操作。如果父母不給他鼓勵,孩子會缺乏耐性。孩子到了該訓練小手肌肉的時候,就一定要給他買能訓練握力的玩具,像軟皮球、充氣玩具等。孩子在腿部肌肉不是很有勁的時候,不應該買小三輪車、小自行車。如果父母不會利用玩具,可能在某一時期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毛病,也許要重新進行感覺統合訓練。
3、父母偏重於選擇教育性的有內涵的玩具,但常常忽視操作的科學與嚴謹。
中國父母很少要求孩子“做事嚴謹”。比如,把螞蟻放進觀察箱裏,不應該用手一捏就放進去了。應該捉同一窩的螞蟻,用沾滿糖的棉球吸引螞蟻,用吸管把螞蟻放進觀察箱裏,發現螞蟻築窩,螞蟻的團結精神等。
孩子從小沒有接觸到科學家,不知道科學家是幹什麼的。讓三歲或更小一些的孩子從潛意識裏佩服科學家,學會觀察。
比如養金魚,需要養金魚的器具,鑷子,小抄子,小網,放大鏡等等,這套東西不大,但配備的比大人還要齊、全,像專業的工具一樣。從小養成科學性的嚴謹,養什麼東西就應該用什麼東西,湊湊合合是不對的。用小抄子撈魚,不應該用手直接抓魚。在觀察金魚的時候,一定要拿著放大鏡。魚缸裏需要準備珊瑚石、氣泡石。加氧泵,用氧氣珠也可以。身邊最樸素的東西,大人也有不知道的地方。其中蘊涵的教育意義非常大。
4、不論貴的、賤的,但一定要最合適的
大多數父母隻知道要給孩子買益智性玩具,要開發孩子智力,這是毫無疑問的。比如,對小嬰兒而言,訓練其視覺的方式有多種,隻要用一塊錢買兩個氣球就能成,可謂化小錢辦大事。
讓玩具幫助寶寶學習語言
有些玩具對於寶寶學習語言,是非常有幫助的。在此,我們列出一些常用的玩具,希望能對父母選擇玩具有所幫助:
1、仿生活中的物體製作玩具
娃娃、房子、家具、炊具、各種交通工具、醫院用具等這類玩具,可供寶寶玩角色遊戲時使用。在角色遊戲中,寶寶主要使用語言表現遊戲的情節和內容,因而能促進寶寶語言的發展。如“過家家”遊戲,讓寶寶模仿媽媽,一會兒哄娃娃睡覺,一會兒給娃娃喂奶。遊戲中的每一個情節的展開和變化,都可以直接讓寶寶模仿“媽媽”的語言和動作,這種方法比生硬地教寶寶模仿要好得多。
2、寶寶表演故事時可以用的玩具
頭飾、麵具、木偶、桌麵表演的形象玩具等這類玩具,可以讓寶寶進行表演遊戲,對寶寶語言的發展有突出作用。表演遊戲能讓寶寶在表演過程中自然運用作品中的語言,並由此掌握正確的使用語言和富有創造性的符合角色性格特征的語調及表情。在此基礎上,爸爸媽媽還可以啟發寶寶自己動手製作表演遊戲的道具,這對提高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將極有幫助。
3、具有基本幾何形狀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