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富人先富心(1)(1 / 3)

財富來源於頭腦,錢會往有頭腦的人的口袋裏鑽,正所謂:腦袋轉轉口袋滿滿,腦袋空空口袋空空。人與人的最大差別是脖子以上的部分。80%的人靠脖子以下的部分賺錢;20%的人靠脖子以上的部分賺錢。於是20%的人掌握著世界上80%的財富;80%的人掌握著世界上20%的財富。

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就和什麼樣的人站在一起

《孔子家語·六本》中有段話:孔子說:“我死之後,子夏的學問會越來越優秀,子貢的學問卻會退步。”

曾子心中疑惑,問:“為什麼呢?”

孔子道:“子夏喜歡與比他賢德的人在一起,而子貢卻喜歡與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不了解一個孩子,可以看看他的父親;不了解一個人,可以看他周圍的朋友;不了解君王,可看他所任用的臣子;不了解一個地方的土質,看那兒長出的草木狀況便可知道。所以說,跟善良的人一起,就像到了長滿香草的房子裏,時間久了之後,也不覺得香了,因為已經與它同化;而跟惡人一起,就如同走入賣漬魚的店鋪裏,時間長了,也不覺得臭了,因為也被它同化了。所以,君子必然謹慎地選擇與自己在一起的人啊!”

孔子還有一句名言,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西方,這種觀點也同樣盛行。猶太人認為:將和你比較親密的5個人和他們的收入寫出來,就能計算出你的收入。這5個人收入的平均數,就是你的收入。雖然很多人不相信這種說法,但是事實卻證明這種說法的正確性相當高。

跟什麼樣的人相處,常常會影響到自己。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消沉;與智者同行,你會越來越睿智;與愚者為伍,你將越來越低能。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原來是吹薩卡斯管的,後來他遇到了肯尼迪總統,這才決定當總統;要是他遇上的是貓王,可能他會成為一個偉大的歌手。

著名的成功學大師卡耐基就曾說過,一個人的成功15%取決於他的專業知識,還有85%取決於他的人際環境。古有“孟母三遷”,足以說明和誰在一起的確很重要。野狼在狗窩裏長大,就會失去狼性,變成人類的仆奴,怎能馳騁大地?雄鷹在雞窩裏長大,就會失去飛翔的本領,怎能搏擊長空?

在美國的一所學校裏,刊登著很多印第安青年的畢業照片,照片上的他們顯得器宇軒昂、神采奕奕,跟城裏的青年沒什麼兩樣,看起來能做一番大事業。但是,等他們畢業了回到落後的部落中後,大部分人變成了原來的樣子。這是因為他們失去了能夠激勵自己的環境,他們的潛能被埋沒了。

所以,我們應該做的,是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不惜一切代價進入能夠激發自己潛能的氛圍中,努力接近那些了解你、信任你、鼓勵你的人。這對你日後的成功具有莫大的影響。古代“千金買鄰”的故事便能很好地說明這點:

南北朝的時候,有個叫呂僧珍的人,他待人忠實厚道,從不跟別人耍心眼。呂僧珍的家教極嚴,他對每一個晚輩都耐心教導、嚴格要求。他的一個堂兄本以賣蔥為業,聽說呂僧珍當官後,就放棄舊業,要求呂僧珍為他在州裏安排個官做做。呂僧珍說:“我蒙受國家重恩,隻求秉公任事以上報朝廷。你有自己的職業,怎能因為我做了官便存非分之想,應趕緊回到你的蔥鋪去。”

南康郡守宋季雅也是個正直的人,他為官清正,從不徇私枉法,所以得罪了很多朝中顯貴,一些大官僚都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總想除去這塊心病。終於,宋季雅被革了職。

宋季雅被罷官以後,一家人都隻好從壯麗的大府第搬了出來。可是到哪裏去住呢?這是一個頗讓宋季雅頭疼的問題。他離開住所,四處打聽,看哪裏的住所最符合他的心願。很快,他從別人口中得知,呂僧珍家是一個君子之家,家風極好,不禁大喜。宋季雅來到呂家附近,發現呂家子弟個個溫文爾雅,知書達理,果然名不虛傳。

說來也巧,呂家隔壁的人家要搬到別的地方去,打算把房子賣掉。宋季雅趕快去找這家要賣房子的主人,願意出1100萬錢的高價買房,那家人很是滿意,二話不說就答應了。於是季雅將家眷接來,就在這裏住下了。

呂僧珍過來拜訪這家新鄰居。兩人寒暄一番,呂僧珍問宋季雅:“先生買這幢宅院,花了多少錢呢?”宋季雅據實回答,呂僧珍很吃驚地說:“據我所知,這處宅院已不算新了,也不很大,怎麼價錢如此之高呢?”宋季雅笑了,回答說:“我這錢裏麵,100萬錢是用來買宅院,1000萬錢是用來買您這位道德高尚、治家嚴謹的好鄰居的啊!”

宋季雅寧肯出高得驚人的價錢,也要選一個好鄰居,這是因為他知道好鄰居會給他的家庭帶來良好的影響。可見環境對於一個人各方麵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生活中,你喜歡跟窮人在一起,即使你再成功還是一個窮人。在乞丐中做得最成功的最多就是一個“丐幫幫主”;而在富人圈裏的那怕是富人的門童,至少也是富人。因為天天與富人在一起,學到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就給門童奠定了成為富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