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滿媒婆的第二日,伍立文帶著三個兒子就從穎州府回來了,打發了誌學和誌曦回去,柳氏抽空就先跟伍立文把這事說了說。沒想到伍立文聽了,卻十分滿意。
????伍立文說:“女方的父親是個秀才,和我一樣,咱們兩家也算是門當戶對,有個當秀才的爹,這閨女的教養也該是不差。”他對秀才的女兒,還沒多了解,便先有了好感。
????柳氏說:“這姑娘還是要找人打問打問,不知樣貌漂亮不,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知書達禮,溫柔賢惠。”
伍立文一笑,“自然是要好好打聽清楚的,誌勤是咱家老大,以後家裏還要靠他支撐家門,老大媳婦除了要賢惠端莊外,這為人還得寬厚處事公正有謀算,不能叫人欺負了,也不能是個刻薄的。”
丈夫這樣一說,柳氏更是心急,想起那日的眼皮跳,就對伍立文說:“滿媒婆來的那日,我這兩隻眼睛眼皮直跳,我就怕你們在外麵磕著碰著有點什麼事,現在你們回來好好的,我這又擔心如花這孩子,也不知在京城怎麼樣,有沒有吃好睡好。你說這眼皮跳的,還是兩隻眼睛一起跳,喜事也許就應在媒婆上門給誌勤說媒,那災事莫不是如花有什麼吧?還是說這喜事不成,會變成災事。”
“哎喲,你別瞎想,如花好好的,不能出事,我那二閨女聰明伶俐的很,你可別胡想。要我說,咱們還是去河陽縣一趟,親自替誌勤去打聽一下這個韋家的姑娘,反正你也跟人家說了會考慮的,要是咱們打聽了覺得好就安心些,問問誌勤的意思,是秋闈後定下來,還是秋闈前就跟人家定下。若打聽的情況和媒婆說的不符,那咱就給人家回了,理由就是誌勤秋闈後還得準備明年的春闈或是這兩年先不考慮這事,誌勤是男兒家,多等兩年也不要緊。”
“好,我這就去準備一下,咱們去趟河陽縣,你說,要不要跟誌勤說說這事,他要不跟咱一起去瞧瞧那姑娘?”柳氏停下步子,忙問伍立文。
“嗯,是得跟誌勤先說說,他要是這兩年先不想成親的事,那咱也不必再去相看那姑娘了,還是早些跟人家回個話,叫他們再找別家吧,別耽擱了人家姑娘。”
柳氏立刻叫二河去叫了誌勤過來,兩夫妻把滿媒婆上門來提的韋家姑娘的事跟誌勤一一地說了。
“誌勤,我和你爹想去河陽縣親自去打聽一下這韋家姑娘的情況,看能不能見上一麵,看看怎麼樣,你呢,你要不要跟爹娘一起去瞧瞧?”
誌勤望了一眼正殷切地看著他的父母,微微地點了下頭,“爹娘,這位韋姑娘的事我聽王夫子的夫人說過兩句,想來她是有意給我作媒的,所以就在我麵前提過那麼兩句韋姑娘的好。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和你們一起去河陽縣吧,要是這姑娘真的好,咱也先別急著跟人家定下來,等我秋闈過後再說,你們看,成嗎?”
“成,成,你說怎樣就怎樣。”柳氏聽誌勤答應去相看,很是高興,這說明誌勤並不是非要等過兩年再考慮娶媳婦的事,作為母親,柳氏當然希望能早一點給兒子娶個滿意的媳婦回來照顧兒子。
伍立文夫妻趕緊叫來了柳旺,出門打聽的事兒,少不了要這個當舅舅的了,柳旺這些年推銷蜂窩煤、煤餅把楚郡府和穎州府的縣城都跑遍了,要去河陽縣,柳旺跟著路也熟些。
柳氏跟柳旺說了後,柳旺立刻就答應了,柳氏這又不好意思起來,“旺弟,跟弟妹說一聲,姐姐真是不好意思,她還沒出月子,姐姐就麻煩你這事,要你離家出趟門。”
柳旺嗬嗬笑了兩聲,說道:“沒事,家裏爹娘都在,妞妞他娘坐月子有娘照顧著,沒啥事。就算姐姐沒這事要我出門走一趟,為了廠子的事,我這幾日還是要出趟門的。正好和你們這次去河陽縣,也能把廠子的事順路給辦了。”
在伍家給如梅相看人家的時候,如花就曾多次給家人灌輸了婚姻大事,一定要征求本人意見的思想,不能倉促草率,不能盲婚啞嫁,所以,對於誌勤跟著一起去河陽縣,伍家的其他人,如梅、誌學、誌曦都知道,也都支持誌勤去親眼看看。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