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小說還在構思(1 / 1)

“這一年春天,暮色深重的時候,她凝望北方……”

小說就這樣開頭了。小說主人公是一個不平凡的人和一個不凡俗的人。

他們處世充滿理性和靈性,生活有酒,有詩。不經意觸動了龍須。因而,結局是不發展現在不樂觀,發展將來不樂觀。

他們熟諳辯證法,堅信傳統道德和大眾真理,而每一根發梢都明白,永恒的真理隻在相對的事物中存在。

他的學說是忍受孤獨。苦其自身,為大眾,銘其誌,成其事。

望有一片淨土孤獨者開墾。

他明白一滴水不能決定一個年度的豐欠,因而大量吸收民族史詩文化雨露,洞悉社會發展始末,借鑒天地六合調停,瀝血賜民,兼容大眾,為了一峰民眾同樂的風景,至誠至懇,盡善盡美。

她對他說:你呢,這樣,有什麼不能呢,戈壁灘上讓你扞根扁擔,都會長出樹來。她私下裏卻尋思,也擔心這個世道人心一日千裏,恐今天的狂熱會變成明天的遲滯與彷徨。

可得有一副好身板,有一顆超度之心啊。

她是一個好感覺的女人,但不拒絕理性,任性在骨子裏,一切以自然為真,以感悟為美。

第一次麵對他,她說,這臂膀仿佛在20年前就挽過。

與人為零,或正或負,堅持自然、自己。印鑒和證書連灰塵都不如。

她說,大家要走向天堂,就得丟棄房屋以及房屋與房屋的距離。走向真實是走向什麼呢?走向深淵?走向迷霧?走向天空?走向哈哈鏡?

她認為,一個豐滿的人,可以一步踩中曠世的狂風,搖晃古老的樹枝,叫醒下一季。

因為珍愛他,也珍愛他走過的鄉間路,飄過的那片湖,讀過的那些書;當然更敬重他的深沉與淳樸,厚道與善良,堅毅與豐富;珍視他的柔情與對自己的寵信。

所以不忍驚動他的綱領,煩擾他的雄心,把一切蘊含如心,為他一層層疊起生命的高度,因而她選擇了淡泊與恬靜。為他的風風烈烈,躍躍灼灼。

她體會:恬靜是一種生活的給予和修煉。

高瞻遠矚的雲,發現了山腹內流淌著一泓清澈,就化著雨點來親吻她,豐富她,如是這才有純淨、恬適。

小說情節有一點壯麗,有一時冷峻,也很纏綿,使人情思邈邈,心旌搖曳。

主人公肖像從一臉疲憊,或沉鬱的眼波至笑吟吟的皓齒寫開來,讓一條棗紅的圍巾從頭飄到尾。

結尾給人冥思苦索:是把偉大引渡給美呢?還是把美引渡給偉大?

1994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