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說服輔導班:因人而異,對症下藥
根據說服對象的身份、背景、性格、個人喜好等等因素,運用有針對性的說服方法,能達到庖丁解牛般的說服效果。
$第一節 怎樣說服你的上司
在工作當中,頂頭上司是經常需要我們說服的對象之一。和上司發生爭論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由於頂頭上司的特殊身份,說服就難以用一種直線式的簡潔方式進行。我們不得不顧及到很多方麵,上司的態度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工作狀態、工作方向,甚至還可能影響到我們的工作前景,比如升遷和獎金等等。古代士人把說服上級,尤其是說服皇帝,看作是彰顯氣節,證明自己風骨和膽量的行為,甚至有了“逆龍鱗”的說法。即使到了當代,說服上司也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和上司的衝突始終被看作是職場當中最危險的事件。所以,說服上司需要用一些巧妙的方式,既要達到目的,又不會帶來讓人憂慮的後遺症。在說服當中,如果我們麵對的是上司,那麼需要注意以下這些方麵:
第一,無論和上司發生多麼嚴重的衝突,我們應該始終強調一點,自己的立場,在本質上和他的立場是一致的,我們並不是一時意氣之爭,而是為了工作得更好,更多地爭取和維護公司的利益,同時也是為了維護雙方的利益而形成了雙方意見的對立。唐初大臣魏征以諫臣聞名,說服上司唐太宗是他的拿手好戲。他和唐太宗發生過數不清的摩擦,雙方的關係很僵化,唐太宗一度惱怒地對長孫皇後說:“真想殺了這個鄉巴佬。”魏征雖然看起來執拗,但是關鍵的地方很聰明,始終強調自己為大唐社稷的根本立場。於是,雙方爭論得越激烈,他的出發點就強調得越有力,越能證明他的忠貞和坦誠。因此,無論他怎麼折騰,隻要想到這條底線,唐太宗就沒有辦法怪罪他。在說服場合,尤其是雙方爭執不下的時候,由於情緒激動,可能會忘記雙方的立場。和我們在說服上司時,也應該不時地強調我們的立場,時刻提醒對方,我們雖然固執己見,但是,還有的說服是有意義的。
第二,要給對方足夠的尊重。因為雙方身份的差異,說服上司時,我們的態度應該是謙虛而誠懇的,要給對方足夠的尊敬,而不是大大咧咧,更不能咄咄逼人。再難說話的上司也不會對我們的尊重表示反感,在和上司的心理博弈當中,尊重,應該是我們說服對方時所持的最基本的態度。相反,對上司的疏忽和無禮,會給對方留下惡劣的印象。美國將軍巴頓能征善戰,戰功赫赫,但是除非麵臨惡戰,否則巴頓始終得不到上司的歡心,尤其是不被上級馬歇爾和艾森豪威爾喜歡,因為巴頓心高氣傲,性格鹵莽,從來不把上級放在眼裏,在和上司相處當中,更談不到對上司的禮貌和尊重。因此,戰場之外,巴頓就成了不受歡迎的人,戰場之外的他的各種要求,都會遇到一些麻煩,甚至遭到刁難和拒絕,由此可以想象不尊重上司所帶來的麻煩。所以我們在說服當中,麵對上司時,要努力讓自己成為“受上司歡迎的人”。
第三,有理有節,不卑不亢。說服上司時,我們既要尊重對方,在某些方麵稍稍迎合對方,但是態度又不能過於輕佻和諂媚,不夠莊重的態度會讓對方覺得不舒服,影響說服的效果。在說服當中,我們的態度應該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在和上司意見相左,發生矛盾時,我們要敢於堅持自己的觀點,有理有節,據理力爭。在任何時候,敢於堅持,恪守原則的人才能得到對方的尊重。
實戰案例:一位報館的記者采訪到一條重大新聞,但是報館總編決定不采用這個稿子。這位記者認為,這個稿子很有價值,如果跟蹤報導,可能會起到非同一般的社會反響。因此,他開始了對上司的說服。
記者說:“何總編,請您再斟酌一下這個稿子,我認為可以采用。根據您多年的新聞經驗,您肯定能判斷出它的價值。”
下屬的話非常謙遜客氣,給了上司足夠的尊重,因此上司並不對他的固執感到反感,認真地想了想說:“這條新聞,現在還看不出它的分量,我們還是不采用為好。”
記者說:“我認為這條新聞值得跟蹤下去,如果做一個深入報導,我們報紙能出一個重頭猛料。”對於報館的業務,上司總是有足夠的耐心,這句站在工作立場上的話使上司有些心動,於是沉吟道:“哦,詳細說說你的想法。”
記者仔細闡述了他的想法,思維清晰明朗,非常嚴謹條理,上司終於拍板:“不錯,有見地,思路很好,這個報導值得做下去。”下屬的說服獲得了成功。
$第二節 怎樣說服你的同事
同事關係是各種人際關係當中相對曖昧含糊的一種關係。同事之間,既有因為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標形成的友誼,也可能是競爭和攀比的對象,還可能是潛在的對手,以及我們需要超越的目標。因此,說服同事需要恪守一些原則,既要達到說服的目標,又要維持雙方的友誼,不能給對方帶來壓迫感和不適感。宋朝政治強人王安石擔任宰相,主持變法,受到他的同事,也是他的好友,當時的著名政治家司馬光的責難。司馬光是堅定的保守派,強烈反對變法,對王安石的指責非常嚴厲,認為變法有弊無利,“侵官、生事、征利、拒諫、致怨”,對國家的危害很大。針對同事的責難,王安石寫了著名的《答司馬諫議書》,來說服他這位倔強傲慢的同事兼朋友。這篇文章坦誠、謙遜、誠懇、嚴謹,但是當仁不讓,在關鍵的問題上立場堅定,毫不含糊。《答司馬諫議書》可以說是說服同事的最好樣板,在向同事展開說服時,我們也應該借鑒這樣的經驗。
說服同事時,我們應該注意這些方麵:
首先,情誼是基礎。同事是和我們一起走在路上的人,在一個關係良好的辦公室,互相幫助,互相護持,熱情友好,是我們和同事相處的基本基調。即使在關係惡劣的辦公環境下,同事也是我們在一些方麵需要借助和依賴的對象。社會心理學認為,在任何時候,坐在辦公室的人們都期望能維持同事之間的良好關係,人們希望對同事們展示友好的一麵,同時也盼望著對方友好的表現。同事的偏狹、衝動、局促,性格上的缺陷,都會讓這個辦公室所有的人感到緊張,而好脾氣的、性格開朗的同事,會受到大家的一致歡迎。因此,在說服當中,任何人都不會拒絕同事間友好的表示,而不夠友好的態度會讓對方覺得緊張。所以,無論雙方的觀點如何相左,如何難以協調,我們都需要保持同事間基本的友誼,態度和語言都要友好、熱情,而且要強調雙方的同誌情誼,在這個前提下,任何話題都能夠順利展開。
其次,要有坦白誠懇的態度。辦公室是個非常特殊的圈子,同事間的惡劣關係,往往是由於欺騙、隱瞞、猜忌,和爾虞我詐引起的。在一個關係不好的工作環境裏,人們都認為對方在遮蔽和掩飾著什麼,從而對自己造成了威脅,因此同事關係是最容易產生誤會的一種關係。因此,說服同事時,我們要有坦白而誠懇的態度,實事求是,毫不掩飾,尤其在涉及到一些嚴肅的重要的問題時,我們更要努力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誠摯和坦然。
第三,把握好雙方的分寸感。同事關係是類似於朋友又不同於朋友的一種微妙關係,和朋友關係相比要疏遠一些,而且比較嚴肅和生硬。所以,我們在說服當中要保持一定的分寸感。要尊重對方,保持起碼的禮貌,不能開隨意的、比較過分的玩笑;要考慮對方的心理感受和心理接受能力,更不能觸及對方的隱私和傷痛。因為辦公室的特殊氛圍,同事關係的最佳狀態,往往保持為 “不很遠,也不很近”的距離為好。我們在說服當中,也應該把握好這種不遠不近的語言風格,既不過分熱情,也不要顯得疏遠。同事之間開玩笑的時機,調侃的時機,坦白自己想法的時機,都應該在工作之餘,在輕鬆的環境下,才能
第四,雙方的共同立場是最好說服角度。在大多數時候,我們和同事的利益、立場,以及對工作的感受和認識,是完全相通的,這也是同事之間最能找到共同話題的方麵。我們在說服當中,要時不時的強調一下雙方的共同立場和共同處境。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當中,同為火槍手的三個夥伴一旦發生爭執,其中一人必然會搬出皇家火槍手的共同立場,對方在這種宏大語境下馬上收斂了鋒芒。這種感同身受,休戚與共的心理體驗,是引起對方共鳴,展開話題,以及最終說服對方的最好突破口。
實戰案例:一位技術人員希望老板能夠在新年之後給他加薪,考慮到自己勢單力孤,一個人的意見缺乏說服力,因此想動員辦公室內其它技術人員一起行動。辦公室裏的同事們性格各異,有的性格內向,有的安於現狀,有的雖然有這種想法,但是寧肯持觀望和等待的態度。如果冒昧地鼓動大家,會使人覺得是為了個人私利而借助大家的力量。這位技術員想了又想,找不到合適的說服借口。終於有一天,幾個同事中午聚餐,這位技術員借著氣氛,和大家說了自己的想法,酒桌上的氣氛打破了同事之間的矜持,大家都敞開胸懷,說了自己的感受。大家發現,出於同事間的共同立場,感同身受的工作體驗,大家的想法大同小異。於是這位技術員乘熱打鐵,再一次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和決心,同事們紛紛對這位技術員的想法表示支持,並且願意幫他一起說服老板。對同事們的說服成功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辦公室的人員都獲得了加薪。
$第三節 怎樣說服你的下屬
對於上司而言,要求下屬改變主意並不困難。難的是既說服了對方,又能讓對方心服口服,而且不會讓下屬感覺到 “權力”帶來的強迫和威壓感,這就需要一些方法和技巧。
第一,用關心和愛護來消除下屬的緊張心理。作為上司,與下屬之間總會有一些隔閡和距離,下屬時刻能感受到上司高高在上的威嚴,隻要這種距離感存在,說服就很難在一種平等、自然、坦誠的氛圍下進行。下屬對我們總懷有一些敬畏,同時因為身份的差異,下屬也會有一種緊張感。在說服當中,我們應該消除這層障礙,讓下屬感覺到我們站在他們的立場上,和他們有相同的感受和體會,並且正在關心和愛護著他們。在這個基礎上,下屬才能消除警惕和緊張的情緒,對上司產生信任感,雙方才能自然地展開對話。比如,在說服當中,我們可以詢問一下下屬的工作和生活,關心一下下屬的身體情況,詢問一下他們的私人生活,等等。這些話題,都能迅速地拉近雙方的距離。
第二,作為上司,要有謙遜的,平易近人的姿態。上司要努力讓下屬對自己產生信任感,在獲得對方信任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說服對方。因此,作為上司,我們應該完全杜絕倨傲的、高高在上的姿態,我們應該努力縮短和下屬之間的心理距離,謙遜、平和的態度,比如,我們可以給下屬倒杯水,千萬不能有倨傲的
第三,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切忌憑借權力來壓服。靠權力來壓製下屬,迫使對方屈服,這是最糟糕的說服方式。下屬會暫時屈從於壓力,但是內心很難被平撫,而且會走向相反的方向。《後漢書》當中記載了著名的“強項令”的故事,漢光武帝劉秀有個姐姐湖陽公主,公主的家奴犯了法,被當時的洛陽縣令董宣抓住,當著公主的麵處死。尊嚴掃地的公主找到皇帝,請求皇帝做主。皇帝勸說董宣,給公主道個歉,磕個頭,陪個不是,這事情就解決了。董宣堅決不同意,皇帝見說服無效,命令黃門太監摁住董宣,給公主磕了個頭,董宣因此得到了“強項令”的美譽。這是上級使用威壓說服下級的典型例子,董宣不但不服,反而對皇帝的做法有很大意見。我們在說服當中,一定要避免這一點。
第四,始終堅持平等對話,尊重下屬,理解下屬,力求上下級之間互相理解。說服當中,要尊重下屬的感受,理解下屬的苦衷和難處,要給下屬表達意見的機會,並且嚐試著理解下屬的想法;在處理相關問題時,要恪守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的原則,並且盡量設法讓下屬能理解自己的想法。上下級之間的互相理解,這樣上下級之間的關係才能和睦融洽,上級也因此能夠得到下屬的尊重和信賴。
第五,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吝嗇解釋的時間。對於一些複雜的、容易引起誤解的問題,上級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去解釋。在工作當中,有相當多的誤差是因為上下級之間缺乏溝通而產生的,勤於解釋的上級,不但能及時地消除上下級之間的誤會,還能得到下級的愛戴和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