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辰秀在袁振峰這兒也呆了四天,別的事兒沒做多少,倒是跟老廖做了些存放時間比較長的東西,因為老廖也是有家庭的人,他也要回家探親的嘛,要是老廖不在,這夥食可是差了好些檔次呢,所以張辰秀跟老廖兩個人本著有備無患的原則,做了肉幹、魚幹存著,順便教炊事班其他的戰士怎麼做,到時候就算老廖回去了,也能讓戰士們換個口味。
張辰秀回到省城以後,就開始看書了。她也不知道到時候學校分配會怎麼分配,因為以前她也認識幾個80年代初就大學畢業的人,可就算同班同學,分配的時候也是不同的,有的去了學校,有的去了政府部門。
她跟大自己一屆的人不熟,也不好打聽她們分配到哪裏,所以隻能自己好好努力,等大四了再去問問老師好了,她可不想進入政府部門,因為她自信沒那個能力跟當官的人打交道,所以還是安心點,到時候能分到學校就可以了。
時光冉冉,歲月如梭,轉眼兩年時間就過去了。張辰秀也已經成為一個二十歲的大姑娘。
兩年的時間裏,張辰秀跟徐家三兄弟合作開起了扣子的小作坊,專門生產各種扣子,塑料的、木質的、金屬的。小作坊剛開始的時候,非常辛苦,設備都是從廣州買回來的,光運回來都費了大家九牛二虎之力。
剛開始,做好的扣子沒人要,徐鋼一家家的跑,還好改革開放政府支持大家自主創業,不然可沒那麼容易跑個幾家就找到人要貨呢。雖然萬事開頭天,可徐家三兄弟也不是吃不了苦的人,跑業務起來那叫一個勤勞,三個人跑了好多地方,不但連普通的塑料扣子都有人要了,連金屬的都有人願意收來試試。
張辰秀跟徐家的三兄弟簽了合約,她要求也不高,占個四分之一就行了。徐家三兄弟也不是那種貪利的人,之前建小作坊的錢基本都是張辰秀出的,而且漂亮的金屬扣都是張辰秀沒事設計,都是聰明人,他們自然知道該怎麼樣了,何況還有徐丹這層關係在呢。
平日裏張辰秀就在袁振峰所屬的縣城教書,假期就坐著車去小作坊裏幫忙,以至於她也學會了怎麼做扣子,碰上偶爾靈感來了,她還會直接開始做一些造型漂亮的小扣子,就算當樣品了。
不過扣子雖然有人願意試賣,可很少有人願意嚐試在衣服上釘上漂亮的扣子,有些姑娘就算有這樣的想法,可也不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張辰秀閑著沒事就自己做了一件襯衣,扣子就用小作坊做的小花朵型塑料扣,淡淡的粉色配上白色的襯衣,倒是給人一種柔和的感覺。
穿那件襯衣上班第一天就被同辦公室的老師發現了,還追著問張辰秀哪裏有這樣的扣子賣,要知道現在就算去供銷社買,也都是普通原型的塑料扣,像這種直接做成花朵型的,她們也是第一次見到呢。
張辰秀把她們胃口釣起來後,才告訴她們市裏的供銷社馬上就會有這種扣子賣了,而且價格跟以前的扣子貴了一分錢。現在買普通扣子都是十個扣子一分錢,花扣子十個二分錢,讓幾個女老師都說過幾天一定要去供銷社看看,好好選選。
雖然現在都在同個縣,近是近了,可張辰秀跟袁振峰見麵次數反而少的可憐,誰讓她有了空閑就往市裏跑呢?她跟徐丹也分開了,徐丹去學校爭取了一次,分配到李國駐地那邊,雖然不能經常見麵,可總比那些分隔兩地的小兩口好吧?
在縣城教初中,張辰秀跟陳瑩瑩倒是熟了起來,姑娘雖然害羞,但是也挺愛美的,沒事就會去供銷社看看有沒有新到的東西,有次跟張辰秀在街上巧遇,兩個人一起去了供銷社,張辰秀還給了她不少意見呢。一來二去,張辰秀就覺得陳瑩瑩可真有意思,動不動就臉紅的。不過她在陳瑩瑩這兒也得到了一個讓她不太高興的消息:劉殷最近追著張辰錫要做什麼人物采訪!
這兩年來,張辰錫倒是在部隊成長迅速,也參加了兩次輪戰,隻是不知道怎麼的,居然被劉殷這麼纏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