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下山上山(1 / 2)

大抵是陳慶生名聲太顯,凡是說起青坪山總也要提上一提陳青衣,自東昊劍池江尚卿橫空出世之前,劍道修行若是上了歲數的老資本總愛拿劍道劍術俱是天下拔尖的陳慶生說事。

江湖莽夫所處的武林每屆俱會評出個甲子排名,由一至十,收攏當代江湖最是拔尖的那麼一撮人,誰上榜誰下榜是門學問,最難耐的還是其後如何將這十人排出個一二三來。好了,有人不服氣,壞了,更是屎橛子掉褲襠裏賴都賴不掉,沒人願意做勞神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所以每屆甲子武評是參照六次平效評點總攏而來,雖說如此,卻少有真正服氣的時候。我看你天下第六還不如我這第十厲害,如何是好?簡單,打一場唄,拳腳下見真功夫,最可憐的莫過於武評榜首,身後可是有九人盯著呐,今日我打你,明日相約高樓來場賺足人眼球的風花對決,亂的厲害。

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意思明了,文章無常勢,說不定孰好孰差,孰強孰弱,可武講究競技,你贏就是贏了,輸就是輸了,桌麵明擺著,但練武之人難免火氣大,怎能不想著把身前那人拉下馬,真能做到“武無第二”老子起早貪黑勤練不綴所圖為何?

甲子武評有無真正眾望所歸第一人?

有。

八百年前獨步天下的武聖薑太虛,做到了一人便是一國。

五百年前大唐白衣和尚,西遊歸來,成就金身菩薩位。

還有百年前劍開青雲的陳青衣,享譽陸地無敵半甲子,風流倜儻,無人能及。

沂水,橫貫整個甘州的涼江支脈,雖說是一條涼江支脈卻也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山川大河。沂水橫穿甘州之後接連穿越另外兩州才攜浩浩湯湯天上之水注入東海,入海口兩岸岩石崎峻參差,河口處收攏如處子芊芊細腰,河水聚成一股攜萬鈞之勢轟然砸下自成魏巍氣象,觀者無不心神激蕩。

甘州被沂水一線分南北,較之地域廣闊沂水之南穩壓沂水之北一頭,其餘皆是沂水之北穩壓沂水之南一籌。南有當初亡國後紮根於甘州的慕容一氏,數十年底蘊不可謂不雄厚,近年來慕容一氏更是出了一位手腕強硬斂財更是絕絕的年輕女子,約摸再過幾年慕容一舉成為大秦最是尊貴的世家豪門也是指日可待。北僅有一山,名青坪。

百年江湖劍道獨樹一幟,好似這一湖的氣運被劍道獨占五分,不同於其餘門派的青黃不接,劍道大才總會一名銜接一名。

上一輩修劍之人僅青坪山陳慶生一人占去風流七分,青衫仗劍過江湖讓多少情竇初開的豆蔻少女一生非陳慶生不嫁!少年佩劍也不過是想博得心中暗戀女子芳心。隻可惜東坪山上有女子以自身成全圓滿劍道,有青衫為女子一劍劍開青雲成為絕唱,那代江湖自此也沒了青衣陳慶生,也沒了那把名桂嘉的狹長青劍。

青坪山總計七十二劍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稱,主峰蓮花峰高六百丈,峻峭高聳,氣勢雄偉,小峰簇擁,宛如初開新蓮,故而有蓮花峰一稱。東坪峰與蓮花峰相對,多年前名聲一直不顯,後借陳青衣在峰頂劍開青雲名聲大噪,這幾年有了將蓮花峰蓋過勢頭。

東坪山上沒啥可圈可點的景或物,隻有滿滿一山的青色竹子,風起時,竹葉翻滾聽濤聲也是不可多得的雅事一樁。此時東坪山情況有些特殊,自從幾年前一位麵相清臒的中年書生入住東坪山,這座滿是綠意山頭便不再對外開放,哪怕身為青坪山弟子也是不願去東坪山上溜達,原因無他,莫名其妙成了與掌教同等輩分的書生脾氣著實不是太招人待見,倒不是說這位生分書生暴戾成性,隻是無論對誰總是冷麵冷臉,我又不是欠了你幾萬貫銅錢憑什如此看我?所以山上人氣愈發稀缺,隻有下山次數屈指可數的盧姓書生一人搭了間竹屋讀書過日。

東坪山有一奇景,是這幾年才有,每到傍晚時分,夕陽西下,餘暉灑在青色竹葉絢爛鍍上一層暖黃時,由峰頂青竹開始層層疊疊青浪跌宕而下煞是壯觀,究其原因青坪山大多數弟子皆不知曉,而作為少數知情的那一撮輩分奇高的老人則是緘默其口,不過多評議,隻是看著愈發聲勢浩大的竹濤暗地感歎一句“盧師弟功力又見長了”。

北青坪,南劍池。

這兩處被譽為劍道聖地的名門大宗,名聲以青坪山略勝一籌,大概是有位陳青衣緣故,以點概麵,好像青坪山走出的劍術大家並不及東昊劍池那般桃李滿天下,可有心之人細細揣摩,拋卻陳青衣不提,曆年來兩地所出劍道扛肩者五五開數,不偏不倚,要不然青坪山如何在尚武的大秦立足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