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邂逅(1 / 1)

——我一邊回想著自己以前的一些事,一邊給她講著這個令很多人都羨慕的故事:

——今年的秋風吹來了臘冬的第一次寒流,同樣也吹來了狄雲人生中的一次轉變。狄雲是個窮書生,父親早逝的他,家裏的一個母親一個姐姐就是他的一切。在狄雲還不是很大的時候,姐姐就嫁給一個忠厚老實的老百姓,以後幾年中母親每天都去當地商賈家裏做些零碎的手工活,來維持著狄雲的科舉和日常的生活。狄雲不是南方人,小的時候狄雲父親帶著狄雲的一家來到了現在的蘇州,於是就在這裏定居了。

——狄雲是很喜歡現在居住的地方的,因為這裏有個平靜的西湖。狄雲每天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在自己家門前,對著西湖開始他的詞作。狄雲在蘇州其實也是個有名氣的人,是個考取了功名卻因看不慣朝堂上的勾心鬥角,而辭官歸鄉的人,所以現在也有很多人來花重金求取狄雲的詞作和字畫,今天也不例外。

——今天狄雲也像往常一樣,在這個取名“觀荷亭”方圓不過六七尺的地方,擺上自己的筆墨紙硯。人們圍在亭子的周圍,遠遠的、小聲的議論和觀賞,好像很是害怕他一樣。

——“老師,前麵怎麼這麼熱鬧啊?”就在這時候,西湖的一邊有一夥就連家丁穿的衣服都是綢緞的富貴人家,其中的一個麵貌和氣質都很出眾的青年說道。“哦,這是‘蘇州十三官’中的老五‘妙筆官’狄雲。”隻見其中的一位年齡大概六旬左右的老人用可惜的語氣說道。“哦,狄雲?那‘蘇州十三官’是什麼?”青年接著問道。老人微笑道:“嗬嗬,是蘇州一些無聊學生給十三個有點才華名氣的人,起的一個小綽號。其實他們十三個人中也隻有老大‘鐵麵官’陳方景、老三‘巧嘴官’嶽康太、老五跟老十‘孝義官’石青仲有點才華,其餘人等,不值一提啊!”“哦,那我們從這裏坐船過去看看吧,老師!”青年人說著話,一伸手邀請老人往有船的那邊走去,語氣上對這個老人很尊敬。“嗬嗬,好吧!公子有興趣就去看看。”

——“船家,把船開到那邊那個小亭的旁邊。”青年人一邊用手指著“觀荷亭”一邊對開船的中年人說道。“唉,那個小亭不能靠近啊。公子一看就是富貴之人,不要難為俺這個小人物。”中年船夫一邊劃船,一邊搖頭說道。“哦,那個小亭為什麼不能讓人靠近啊?是那個狄雲的事嗎?”“這倒不是,隻是狄公子作畫,俺們這些老百姓隻是湊個熱鬧,可是那邊那幾個向狄公子求畫求詩的人,都是大人物啊!他們不讓俺們這些百姓靠近,怕打攪了狄公子的興致!”青年公子點點頭,對著身旁的老人道:“老師,我看這狄雲也不過如此。”“嗬嗬,我們去看看就知道了。船家,你把船靠在那個亭子旁邊,有什麼事我們擔著!”老人一邊對著青年說一邊向著船夫伸出手,手心裏有一錠足有十兩的銀子。

——“風隨芙蓉動,舟遊水漣漪。行則萬事俱備,靜則隻欠東風,輕輕撫越醉西子中,悠悠低吟戀鄉親間。誰家女子湖畔衣滌,郎哥下地,西下呼喚。”

——狄雲吟完剛要落筆的時候,看到一位氣質非凡的青年人走入小亭拍著手道:“啪啪啪,好詞好詞!卻不知這位仁兄何以名之?”狄雲上下打量了一下青年人,一身絲緞,腰佩翡翠精雕玉佩,一看就是非富即貴之人。於是一拱手說道:“在下書生狄雲,字慶春,未請教?”青年人回禮道:“書生隆夏天,字十三,請教二字不敢當。”狄雲心裏道:字十三,絕對不是真的。也不點破,說道:“那以隆兄之意,此詞該命之何名?”“嗬嗬,此詞乃狄兄所作,當是狄兄提名才對,在下又豈能奪君子所愛呢。”狄雲說道:“那在下就不客氣了。”說著話狄雲提起筆在擺好的紙宣上寫下上麵幾句詞,最後添上“蓮畔觀西子”。

——“狄兄此名作何意?”隆夏看著狄雲落完筆,眉頭緊皺著說道。狄雲走到小亭邊上伸手一指說道:“嗬嗬,隆兄看這西子湖上什麼最多?”隆夏也走到亭邊,看著滿湖的荷花和荷葉,心底深思狄雲此話有何用意,說道:“隆夏愚昧,還望狄兄指教!”狄雲嘴角上揚說道:“嗬嗬,世人皆隻看到滿湖的蓮藕,卻忽略了最大的根本是湖水。”“哦,哈哈哈哈,隆夏受教了。”隆夏說著話一拱手道。“嗬嗬,不敢當不敢當啊,隻是一時的感慨,不登大堂之雅。”狄雲趕忙回禮道。隆夏接著又道:“在下前幾日作幾幅對子,一時難尋下句,剛巧今日於城中聽聞狄兄大名,心中仰慕,盼狄兄能解小弟之難矣。”狄雲心中冷笑:來了。像現在這種情況,狄雲已經不是第一天遇到,經常會有一些無聊之人來難為他,他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狄雲其實早已看出來了,嘴上說道:“隆兄卻是勾起在下好奇,狄雲怕是要一觀隆兄的對子了啊。”

——隻見隆夏走到石桌前,換紙張提筆寫下“朝朝暮暮歲歲年年思家思鄉思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