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綿細雨若帶著春風自然是受人歡迎的。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莊稼人就這雨來澆一澆地頭呢,到時又會是個好收成。對於那些公子小姐書生貴人來說那也是一片好景色。細雨蒙蒙嗎。多少說本裏的故事都是這麼開始寫的。
但是現在可不是一年之始的春季。雨裏麵刮的也不是什麼春風,而是寒冷的北風。陰雨連綿的日子被北風一刮還真是冰冷刺骨。這樣的日子自然是惹人討厭的,再勤勞的人也不會這個時候出去勞作。受苦不說,萬一要是被風一吹害上個病。那可真不是什麼好事情。花了錢都未必治得了。更別說苦哈哈地過日子,誰舍得花這錢。除非是那些家裏頭真的一點餘糧都沒有的人,生活所迫沒辦法才冒雨出門。不然沒被凍死,倒會先被餓死了。
“這賊老天,哪裏給人活路喲。”李三抹了把臉上的水。冷雨已經把他的臉凍的發僵。手也感覺不靈活了。不過他呆在家裏也沒什麼用。四處漏風的屋子,不比外頭暖和多少。而這個時候肚子又嘀咕了起來。從昨天他喝了碗沒幾粒米的粥以後,直到現在就再也沒進食過什麼東西了。這要是再不找點東西吃的話,又冷又餓的那是真的活不下去了。
其實有時候李三自己都不知道這樣活著幹什麼。自從年輕的時候一不小心摔斷了腿,他好像就再也沒有吃飽過了。他那早早過逝的父母沒給他留下一畝半分地。以前都是給富貴人家做佃戶。但他這腿一瘸,沒人願意把地給他種了。那時剛剛托媒人談妥了的一樁親事,對方家裏也趕緊推了。本來就沒多熟的幾個親戚也沒了聯係。老東家發了發善心,給了些細碎銀子。可這又夠幾時吃的。沒到一年光景就都花光了。
身無分文的李三也想過要找個活計,真的是能管口飯的就成。可這樣也還是沒人肯要他。他沒辦法隻好豁出去臉向人借錢借米。礙於麵子上剛開始也有人多少給了些。可他認識的這些人沒有誰不是緊巴巴過日子的。說是借其實就是乞討。他跑遍了那些熟的不熟的親戚。後來情麵也不好使了。李三就真成了一個乞丐。沒想到這些年吃著百家飯還能活到了現在。今天他準備去鎮裏的客棧碰碰運氣。
俗話說,有人歡喜有人愁。這有人愁了,自然也會有人歡喜。張燕是小鎮裏有頭有臉的人物。烏水鎮裏唯一一家客棧就是他開的。年輕時的張燕有些俠氣。總混在街頭做些“行俠仗義”的事。在那時的鎮裏可也是大名鼎鼎。狐朋狗友一大堆,整天稱兄道弟的。他最愛的就是聽說書先生說那些大俠行走江湖的故事。估摸著是真聽多了,某一天自己也走了出去在外頭闖了好些年。說是闖了點小名堂。幾年後回到鎮子裏,帶回了一大筆錢。拿著這些錢買了一大塊地。又開了這家客棧。名字取得很怪叫《講武客棧》。對此很多人取笑道把客棧改成鏢局估計更合適些。
很多人等著看他笑話,可是沒想到他這生意倒是越做越好了。直接沒了原本其他兩家客棧的事。也就關了門。就這樣講武客棧成了鎮裏唯一的客棧。張燕也成了鎮裏數得上的大戶。人前人後都稱呼他一聲張員外。
像今天這種下雨的日子,講武客棧的生意都會不錯。要說原因,那還真是張燕胡亂想出的一個主意。當年他喜歡聽人講演義唱大戲,現在一樣喜歡。這開了客棧後,就總會請一些說書先生來駐場說些說本。小鎮裏沒什麼消遣,一些個手裏麵有些餘錢的人便很樂意來這裏聽說書人說故事。聽一場故事也不貴,花上一個銅錢就成。不過這是得在後麵站著聽的。要想有座位那要好幾個銅錢。要是肯再花些錢的話,那還有雅間,裏麵茶水免費。當然不肯花錢的人,還可以站得更遠些,客棧裏也不會趕人。這就看出張員外經商的頭腦了。客棧裏還有售賣吃食茶水。人這麼多,總會賣出去不少。這樣一來,賺的錢很多人看著都眼紅。
今天聽說路過了一個外地的說書先生,被張員外請來給說上一場。現在客棧裏滿滿都是捧場的人。這些年雖然張員外到處請說書人,但這附近百裏地總共就那麼幾位。故事也是翻來覆去的說,有些都說三四遍了。即使這樣,都還有人樂意聽。更別說一個新來的是說說書人了。都想聽聽他有什麼新鮮故事。可是都等了好一會兒了,還是沒有人上台說書,一些個性子急的都不耐煩了。
“我說張員外。你放出風,來弄得我們把活都放下巴巴跑過來。不會是誆我們來照顧你生意的吧?”二樓雅間裏一個生意人打扮的人耐不住向張燕催問。一時間其他幾個人也啷啷了起來。
張燕被這麼一催也不急,笑嗬嗬的說道:“吳掌櫃還是那個急性子。不過我張某人可不會為了那兩個錢連信譽都不要了。消息是我那能告訴大夥的,可也沒想到大夥都來得這麼早。今天那位說書先生那是剛好路過準備在我這歇腳的。是我冒然求著人家給咱們說一場咱們沒有聽過的說本。人家旅途勞頓,這時也才剛用過飯呢!這不是還要準備準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