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朱元璋率軍攻破元大都,標誌著又一個強大的朝代退出了曆史的舞台。連年征戰後,哀鴻遍野,百廢待興。很多地方的人民依然過著饑寒交迫的日子。雖然推翻了元朝的殘暴統治,但是想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並不是短短一、兩年內可以做到的。
天色漸漸暗了下去,晚霞掩映的漫天血紅。常州道上,背著夕陽,一個襤褸的身影拄杖而行。他身上的僧袍已經髒的分不清顏色,花白的胡子糾結在一起,渾濁的雙眼透出濃濃的無奈與蒼涼。化緣,說白了就是乞討。在這個動亂的年代,很多人甚至連自己的妻兒都養活不起,又有幾人肯拿出多餘的口糧來布施給乞丐與行腳僧人呢?
老僧靜靜地呆立在山神廟前,說是廟,可早已經斷了香火,所餘隻有空圖四壁。不過能有一個遮風避雨之所,對他來說,已經是個奢求了。畢竟在流浪的道路上,絕大多數時候都是露宿在荒野中的。輕輕推開虛掩的大門,灰塵伴著黴氣撲麵而來。隴前的神像早已不在,空留下落滿塵埃的石台,老僧慢慢踱到角落裏坐下,發出一聲無奈的歎息。
似應和著聲歎息似的,石台後傳來一絲輕微的呼吸聲,因為四周荒無人煙,所以著嚶嚶的呼吸聲才顯得尤為明顯。是野獸麼?老僧不由握緊了手杖。躡手躡腳的踱到石台旁,唯恐驚動了那呼吸聲。看到石台後的東西,老僧的手不僅微微放鬆,輕念一聲佛號。石台後僅僅有一個繈褓,那微弱的呼吸正是從繈褓中發出的。老僧輕輕將繈褓抱起,繈褓極輕,不足四斤,繈褓內的嬰兒尚沒滿月,麵黃肌瘦,氣若遊絲,仿佛隨時可能斷氣。孩子的脖子上掛著一個小小的玉墜,拇指大小,色澤瑩潤,顯然不似贗品。老僧輕輕拈起玉墜,放在手心。賣掉它,應該可以兩三天不用為生計發愁了吧。老僧的手握緊,又鬆開,再握緊……表情痛苦而複雜。最後長歎一聲,將玉墜輕輕塞回繈褓內,久久凝立不動,仿佛一尊石像。隻餘下嬰兒若有若無的呼吸在廟中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