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噴洗法(spraying cleaning)
噴洗裝置就像家用餐具洗滌機,產品放在盛具中,再放置在噴洗裝置內,根據裝置的類型來進行一些清洗操作步驟。適用的清洗劑有汽油、煤油、柴油、化學清洗液、堿液或三氯乙烯等。這種方法清洗效果好,生產率高,勞動條件好,但設備較複雜,多用於粘附油垢嚴重或粘附半固體油垢且形狀簡單的零件的清洗。
噴洗後零件的幹燥是通過產品由噴霧而獲得更高的溫度,或通過向噴洗室吹熱空氣來進行的。
(4)高壓清洗法(high pressure cleaning)
在此方法中,產品是在一個清洗裝置內用高壓噴射來進行清洗的,適用的清洗劑有汽油、煤油、柴油、乙醇和中性水溶液清洗劑等。
高壓清潔方法特別適合於那些小批量生產的大型產品或單件生產的工件。
(5)蒸汽脫脂法(vapour degreasing)
蒸汽脫脂法是利用冷凝原理來工作的,在蒸汽脫脂法中,使用沸騰的溶劑。當溫度低於溶劑沸點的產品放入蒸汽區域時,產品上的蒸汽就會冷凝,這樣便溶解汙染物並將其從產品上清洗掉。
冷凝的溶液和溶解下的油脂掉入沸騰池中。由於油脂的沸點比溶劑高,所以清潔的溶劑就會從汙染的液體中蒸發出來,裝置內從而繼續充滿著清潔的蒸汽。隨著更多的油脂溶入溶劑,其沸點會升高。當溶劑的沸點升高很多時,則必須要更換溶劑,以防止帶有汙染的溶劑蒸發。
在冷凝過程中,產品的溫度會逐漸升高,直至蒸汽的溫度,此時,蒸汽不再會冷凝。當將產品從蒸汽區中取出時,由於產品上的含熱量,一小部分仍留在產品上的溶劑將會蒸發,於是就無需額外的幹燥操作。由於溶劑蒸汽比空氣重,它會像液體那樣留在容器中。但將產品移入或移出蒸汽區域時仍要緩慢和平穩,這樣可防止蒸汽溢出和使蒸汽紊亂而導致蒸汽的流失。同時,在蒸汽區的上端裝有冷卻盤管以限製蒸汽的流失,因為蒸汽在上升到蒸汽區的上麵時會冷凝在管子上。此外,冷卻盤管的上方裝置有邊緣排氣口,用來排除溢出的蒸汽。
產品和蒸汽之間的溫度差是溶劑在產品上充分冷凝的條件。為此,通常先將產品放在冷的溶劑中浸洗後再放入蒸汽中。溫度差別越大,產品被加熱到蒸汽溫度的時間越長,冷凝過程也就持續越長。如果產品在經過一個過程後仍不夠清潔,可用蒸汽脫脂法進行重複清洗。通常,產品在進入蒸汽區前先經過一次或多次的熱浸浴及一次冷浸浴。通過這種方式,把浸洗法和蒸汽脫脂法兩種方法結合起來,提高清洗效果。
蒸汽脫脂法常用三氯乙烯蒸汽,清洗效果好,但設備複雜,勞動保護條件要求高,多用於成批生產、粘附油垢中等的中小型零件的清洗。
9.3.3攪動浸洗法(agitation methods with immersion)
有一種清洗方法是在浸洗中采用各種攪動(運動)方式,從而提高清洗的效率。這些方法有反複浸洗、沸騰、充氣攪動、液體注射和超聲波清洗。
(1)反複浸洗(immersion rinsing or rotation)
將所清洗的零件在清洗劑中重複浸泡或轉動進行清洗。在此方法中,汙染物和清洗劑之間的交換能力增加,從而提高了清洗的效果。自動清洗裝置的運動由機器人提供,其他裝置有安放盛具的可移動沉澱盤。
(2)沸騰(boiling-off)
沸騰會產生氣泡而攪動整個液體,在氣泡上升時會達到清洗效果。這裏的一個先決條件就是需清洗的產品是耐高溫的。沸騰的缺點是產生大量的蒸汽而對環境不利,同時還需要很多的能量來煮沸清洗液體。
(3)充氣攪動(air agitation)
充氣攪動浸洗時,空氣從液體底部的管子中吹出而產生氣泡。此方法的缺點在於有大量的泡沫出現。
(4)液體注射(liquid injection)
從液體容器的一側排出清洗劑,並借助泵的作用再從另一側注射,這樣,清洗劑就會沿著需清洗的零部件表麵流動。汙物因此被連續不斷流動的清洗劑液流所清洗掉,而新的清洗劑被不斷地注入。
(5)超聲波清洗(ultrasonic cleaning)
在所示的超聲波清洗裝置中,氣蝕效應十分強烈。由超聲波發生器產生的高頻電能,通過安裝在清洗槽中的換能器被轉變成機械振動。這些振動以聲波傳到液體中,造成極微小的真空空穴,它們經過一段很短的成長時間後就會發生內爆,從而產生一個振動波。產品就是通過這些振動波來清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