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月對雲飛揚青梅竹馬,在她心裏,雲飛揚半是戀人半是兄長,並不是純純粹粹的愛情,而她對長風的感情則純粹是愛情,也許,在和他相識之初,她並沒有發覺,等到了他身邊,和他相處之後,她就漸漸感覺到了自己的這種心理。他們都說過,洛陽是個好地方。上林苑共度的那一夜,是他們情感曆程上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隻是溪月沒有發現,除了雲飛揚之外,原來她心裏還可以裝得下另一個人。
真正令溪月正視自己感情的,是雲飛揚那縷頭發引發的風波。雲飛揚對溪月的愛深埋於心,表現出來也是淡淡的關懷,因此他遠離溪月,溪月也隻是覺得寂寞;長風對溪月的愛卻是纏綿而熾熱的,讓溪月有種被捧在手心上嗬護的感覺,所以一旦他表現的冷淡,不再關心愛護她,她就會受不了,種種不佳的情緒同時湧上心頭,大病了一場。
那一次是溪月自己明白了,要想被人疼愛,首先就得愛人,沒有一個人可以隻接受不付出。對於深愛自己的人,也要好好愛護他,才是對感情和婚姻負責的一種態度。一味的自私和任性,自怨自艾並不會增加幸福感。
婚姻之外,是不是可以存在第三類情感呢。我想大多數人讚成婚姻應該彼此忠誠,但又不能完全沒有自己的空間。那種所謂比愛情少一點比友情多一點的感情其實是非常微妙的,很難把握分寸。
宇文逸風和溪月間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情愫,相信文中寫的非常清楚。這是因為,他倆在性格中有一點類似的特質,就是與成人世界不相融合的趣味本真。簡單的說,他們在潛意識裏,還保存著一點孩童時期的天真,還有那麼一點不願成長、不願消失的玩心存在。
令宇文逸風真正成熟起來的,是和鳳藻磕磕絆絆的婚姻。文章最後鳳藻的死,則是令他性格最終成型的催化劑。因此溪月會覺得他,冷靜下來的樣子非常可怕。在齊王宇文鬆的三個兒子裏,宇文逸風的性格是和父親最接近的,這種特質在麵對大事時體現的尤為突出。其核心就是,從不畏懼事件的發生,甚至寧願惹出些事情來,而不是息事寧人。這樣的男人屬於事業型,不是家庭型。也許一時受到束縛,終究不會甘於平淡。
宇文逸風最初對溪月的迷戀,想必大家都經曆過類似的感情,就是一種青少年時期朦朧的初戀,這種愛情,欲的成分非常少,僅僅是一種對情感的渴望,未必有多深厚,可就是能把年少的人感動的不行,感動到覺得自己以後不會再愛上什麼人,這就是一生一世、海枯石爛的愛情。結果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曆的豐富,才發現原來自己還可以愛很多人,隻是最初那份純真的心境,卻再也找不回來了。
相比之下,宇文長風的性格已經非常成熟了,與人相處,很少看到他有失禮的時候。他對溪月的愛,完全是成年人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合一。這種愛之所以能經得起歲月的沉澱,因為它追求的是一種心靈上的契合,雙方在相處的過程中,已經把對方的成長經曆、家庭背景、性格、責任感等等諸多因素漸漸融了進來。
這樣的感情是建立幸福婚姻的基礎,大家越來越能接受的一個觀點就是,現代人的婚姻,並不隻是兩個人的事,不是兩個人領個證就行,婚姻是經營,你要麵對的是對方的一切,包括他的家庭成員,他的生活習慣,等等等等。如果隻把婚姻當成兩個人的事,完全不顧及外界的影響力,無疑會產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矛盾。小說背景雖然設置在古代,但過日子的觀念,中國人幾千年從來就沒變過。
暫時我能想到也就是這麼多,慢慢補充。